基于多肽桥连型双酰腙键的荧光探针和药物递送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p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酰腙键是一种C=N型动态共价连接键,它不仅具有易于合成、反应可逆和对pH敏感等优点,而且还具有特殊的胞内代谢性质。酰腙键作为理想的刺激响应连接键一直以来被不断地应用于荧光探针和药物递送的设计中。然而在生理条件下,酰腙键会缓慢水解,使其在生命体系的应用中会受到限制。尽管有很多方法可以调控酰腙键的稳定性,但是都无法同时兼顾连接键的稳定性和pH响应性。因此,为了将酰腙键更好地应用于生物材料和医药领域,探索一种新的方法对酰腙键的稳定性和响应性进行合理调控是很重要的。本论文针对单酰腙键的缺陷设计了新型多肽桥连双酰腙键协同调控体系。该体系利用多肽来桥连双酰腙键,并以传统单酰腙键作为对照,探索双酰腙键在不同pH条件下的响应性质。研究发现由于双酰腙键的协同调控作用,双酰腙键无论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都表现出与单酰腙键不同的超高稳定性,而在特异性酶降解作用下会恢复单酰腙键的pH响应性质。此外,本工作也考察了多肽桥连双酰腙荧光探针在细胞内的响应性质,同时进一步探索了多肽桥连双酰腙键在醛类药物递送体系中的应用。本论文共分为四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对肿瘤组织微环境的氧化还原性质、酶表达水平、酸碱性质进行概括,并介绍了基于肿瘤微环境刺激响应的二硫键、酶特异性裂解底物和酰腙键。同时对药物递送系统的发展进行了简单概述,最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及课题意义。第二章探索研究基于多肽桥连的双酰腙键协同调控体系的响应性质。通过考察不同pH缓冲溶液中的水解动力学,突出双酰腙键与传统单酰腙键不同的超高稳定性。同时,对双酰腙的酶解产物进行表征并探究其在酸性pH下的响应性质。第三章构建基于酶解锁pH响应的多肽桥连双酰腙荧光探针并探索其在实际体系中的应用。基于对多肽桥连双酰腙键的性质研究,通过含有猝灭基团的酰肼多肽与醛基OG的缩合反应合成了多肽桥连双酰腙荧光探针。通过荧光恢复动力学考察探针的稳定性并利用细胞成像探索荧光探针在细胞内的响应性质。第四章构建基于酶解锁pH响应的多肽桥连双酰腙药物递送体系并探索其在醛类药物递送中的应用。设计并合成了多种前药分子并通过细胞实验考察药物递送体系的药效。
其他文献
探讨了医院档案管理中数字化应用的必要性,从传统与数字的融合是主体、保证硬件先行是基础、数字化资源是前提、人与机的结合是关健、组织模式创新是措施、安全防范是保障六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升青年大学生就业质量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难题。高校普遍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等课堂教学、实践相关课程,如何构建多样化、个性
目的分析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加顺铂同步与序贯放化疗对Ⅲ期不能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70例Ⅲ期不能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宄对象
探究教学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在不同条件下探究教学对学生概念学习的效果如何尚无明确的结论。本实验借助假设检验模型对两所中学的180名高中学生在教学条件下
<正>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发生的进行性左心室大小、形态、组织结构及功能状态的改变称为梗死后心室重构。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发生、发展是一个
探讨经胆囊管汇入部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