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为“全国征兵示范区”,重庆人民视服兵役为己任,纷纷应征入伍。但是,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决定军人不仅要履行国家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而且还要承担整个家庭的生活保障。为解除抗战军人后顾之忧,激励后方青年应征参战,在国民政府抗属优待法规、条例的指导下,重庆市政府、迁建区各地方政府、民间团体纷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优待抗属的政策和措施,在后方开展了诸如荣誉优待、权益优待、救济优待、生产优待等在内的各种形式的抗属优待工作,使抗战环境中应运而生的抗属优待工作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并取得可喜的成效,为抗战建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致使重庆抗属优待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作为军人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抗战时期重庆抗属优待工作的成效与不足,对当今和平年代我国开展军人家属优抚工作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概述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与方法,并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作出界定。第二部分介绍抗战时期全国及重庆抗属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交代政府抗属优待政策制定的背景。同时详细叙述国民政府颁布的一系列优待抗属的法规政策,重点论述《优待出征抗敌军人家属条例》。第三部分重点论述抗战时期重庆市政府、迁建区各地方政府及民间机构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抗属优待工作。第四部分则从特点、成效与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等方面对抗战时期重庆抗属优待工作作出综合性分析。第五部分是结语,总结抗战时期重庆抗属优待工作对当今和平年代的军人家属优待工作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