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E联合HIFU治疗早期肝癌的近期疗效及复发的危险因素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ee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术后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早期肝癌的近期疗效,并明确哪些因素是其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HIFU中心收治的早期肝癌患者,共39例,TNM分期T1~2N0M0,所有患者均行1次TAE术,术后间隔1-2周行1次HIFU治疗。其中TAE采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蓝盾介入中心常规方法,即从股动脉插入导管,注入造影剂使血管显影后,选择性地将碘油栓塞剂注入肿瘤供血动脉中,使其血供中断或减少以造成肿瘤组织缺血坏死。HIFU治疗采用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中国重庆海扶技术有限公司),在全麻下利用超声实时监控系统精确定位于肝癌病灶,通过聚焦超声的热效应、空化效应以及机械效应杀灭肿瘤细胞。通过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是否邻近大血管、胆囊窝及膈肌)、治疗前白蛋白、HBV-DNA定量及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治疗后并发症等,并通过治疗前后及3月后复查的MRI显示的肿瘤大小计算HIFU消融率及治疗后3月肿瘤的缩小率,通过比较治疗前后AFP变化、HIFU消融率、治疗后并发症、3月后肿瘤缩小率及复发时间,分析其疗效及复发的危险因素。其中治疗前后资料的对比使用t检验,分类资料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则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统计学分析釆用SPSS19.0软件进行。结果:(1)39例患者中,治疗前血清AFP升高者于治疗后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后复查MRI可见原病灶内明显凝固性坏死区,肿瘤消融率绝大部分可达90%以上,治疗后3月复查MRI见绝大部分肿瘤有不同程度缩小。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2)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邻近大血管或胆囊、膈肌及HBV-DNA定量>1×103IU/ml的患者,1年内复发几率较高(p<0.05),而不同年龄、肿瘤直径、白蛋白、AFP水平与是否复发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FP水平及HBV-DNA定量与治疗后复发相关,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因素与治疗后是否复发无相关性(p>0.05)。结论:TAE联合HIFU治疗早期肝癌是有效而可行的,且肿瘤位置(是否邻近大血管、胆囊窝及膈肌)及HBV-DNA复制数是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治疗前血清AFP水平是复发的非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泛素化途径是真核细胞中主要的蛋白质降解途径,其中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主要降解细胞质中的蛋白,溶酶体途径主要降解细胞膜蛋白.研究表明,泛素化途径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脂肪酸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有导致患者栓塞的风险。作为患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疾病,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尽管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及射频消融等,
目的分析儿童中央气道狭窄的病因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16例儿童中央气道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及气道狭窄特点
结直肠癌是世界高发和高致死率的恶性肿瘤.靶向新抗原的免疫治疗已被证实可以诱导癌症患者肿瘤持续消退,但这些特异性新抗原,仅适用于个体精准治疗.随着大量的高频肿瘤基因突
期刊
目的:通过回顾我院近4年对儿童TOF矫治术中的心肌保护经验,比较了HTK液和改良STH液心脏停跳诱导及心肌保护的效果,并分析了改良STH液使用单次灌注与多次灌注的临床差异,探讨
国家基因库生命大数据平台(China National GeneBank DataBase,CNGBdb)是一个致力于生命科学多组学数据归档和开放共享的数据库平台,是深圳国家基因库的核心功能“三库两平台
目的分析研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脏肿瘤中的诊断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4年5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中,抽取89例纳入到讨论中,回顾分析其病历资
通过对1例病理性赌博共病双相障碍患者临床资料的报道,介绍了病理性赌博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双相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及两者共病的影响因素及共病的治疗和预后。“,”By r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