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兰铁路某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时效特征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弱围岩隧道中大都存在围岩强度低、地应力高、变形大且持续时间长等问题,其围岩变形具有非常明显的流变性特征,对软岩隧道围岩变形时效特征的研究应引起重视。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成兰铁路某隧道D5K218+790+860段为工程背景。根据其区域性地质特征,从隧道软弱围岩变形的时间效应以及隧道运行的长期稳定性问题出发,采用野外调查、现场监测、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就千枚岩力学特性和与流变特性,对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时效特征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薄片鉴定及矿物成分分析,得到该段软岩为千枚岩,其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其次为绿泥石、伊利石和云母。对千枚岩进行膨胀性试验及岩石力学试验,得到千枚岩属于非膨胀性软岩,综合软化系数为0.57。隧址区D5K218+790+820和D5K218+820+860围岩质量分别以Ⅳ级、Ⅴ级为主。(2)对千枚岩进行剪切流变试验,得到饱水条件下千枚岩的剪应变—时间曲线。千枚岩的长期强度分别为0.82MPa、0.87 MPa、0.96 MPa、1.05 MPa。长期强度指标的内聚力为0.769MPa,内摩擦角为22.40°(内摩擦系数为0.39)与饱水直剪强度参数C值为0.997,φ值为44.48°(内摩擦系数为0.982)对比折减约64%。剪切蠕变全过程曲线采用Burgers模型进行拟合,较好地反映了千枚岩的蠕变特性。拟合获得的蠕变参数为E1=1.04GPa、E2=4.54GPa、η1=218.33GPa·h、η2=4.39GPa·h,建立了软岩剪切流变本构方程,为FLAC3D模拟流变变形对围岩变形特征奠定一定的基础。(3)隧道研究区的围岩变形破坏类型为塑性挤出类型,重点分析在台阶法开挖下围岩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得到软岩隧道围岩拱顶累计沉降量和周边累计收敛值,并且开挖的曲线主要为“台阶”形。(4)围岩大变形主要发生在薄层千枚岩、炭质千枚岩软弱围岩部位,大变形特征主要为变形量大、变形速率大、变形持续时间长、地下水影响严重等。隧道研究区的围岩大变形机制并不是某个单一变形机制,而是同时具有多种变形机制的复合变形机制。地应力和地下水是造成隧道研究区围岩大变形最主要的控制因素,应力扩容型机制(Ⅰ2)是危害最大的一种变形机制。(5)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对围岩变形特征进行模拟,得到考虑蠕变条件下拱顶最大累计沉降值为90.0mm,周边收敛值最大为70.0mm;不考虑蠕变条件下,拱顶最大累计沉降值为49.7mm,周边收敛值最大为20.0mm。(6)将不考虑蠕变和考虑蠕变两种模型和现场监测结果对比,发现在软弱围岩隧道中,考虑蠕变效应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过程中影响的围岩变形和应力变化特征与实际更吻合。蠕变效应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变形的影响较大。
其他文献
窗户是建筑物的“眼睛”,在建筑设计中是一个独特的构件,其材料性能、型材截面设计、组装效果等,对窗户的保温效果、抗风压性能、气密性能和水密性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材
水污染问题在当今社会已经变得非常突出,传统污水处理方法存在能耗高、处理效果差的缺点,国内外许多污水处理工作者通过各种途径,试图找到节能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SBR工艺作
合叶苔属(Scapania)是合叶苔科下最大的属,全世界约有100个种,分布中心是北温带。中国是该属的主要分布区,尚还存在属下分类系统不明确,部分种类种间界限模糊和分类性状认识
Hormesis效应指生物机体在低剂量胁迫物下产生刺激兴奋反应,而在高剂量时却表现为抑制作用的现象。这一现象被认为是土壤应对胁迫的进化属性。近年来,土壤生态系统的Hormesis效应研究备受关注,其中,以土壤酶为测试终点的相关研究成为当前热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性质,尤其是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特性和微生物群落特征会产生显著影响,这些性状的变化无疑会影响到Hormesis效应的表达。目前,有关土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是由温儒敏先生主编于2016年秋季正式在全国投入使用的新课标教材。该版本教材出版、使用以来一直备受一线教师及教育科研人员的高度关注,其中大多是对其教读课文助读系统以及教材内容的研究,而对自读课文助读系统的专门研究较少。统编本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在旁批、注释、阅读提示、插图等方面有了较大改进,同时进一步强化形成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模式,更加契合教育改革的初衷。版本设计为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地面自动气象站逐时观测、雷达、卫星和ECMWF逐6h再分析资料,通过常规天气分析与315K等熵位涡、锋生函数等综合物理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天气系统演变、冷空气的来源及路径、锋生及次级环流、降水相态、相关预报指标等方面,对2016年4月23日宁夏一次突发寒潮极值暴雪的灾害性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属于高空小槽东移合并型,地面有冷高压分裂且主体快速南下,并有锋面
近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公路交通等相关建设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我国以四川为代表的广大西南地区由于受到地形地貌等条件的约束,导致在这些区域公路建
龙首矿西二采区拟变更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通过诱导上部胶结充填体及覆岩冒落形成覆盖层。为避免因大面积胶结充填体冒落而引发的矿震、冲击气浪等安全隐患影响矿山正
准东-华东±11 00kV直流输电工程在我国即将建成并投入运行,它作为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的直流输电线路,在投运后将成为我国电网构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其正式投运后
对旧采残留煤体1进行复采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煤炭资源,也是提高资源回收率的一个重要方法。对煤矿企业自身来讲,残煤复采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衰老矿井而言,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