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阴黄证的辨治,研究阴黄证的病理机制,揭示温阳活血退黄方治疗阴黄证的作用机理。 方法:1、理论探讨采用对文献发掘整理的方法。2、实验研究将Wistar大鼠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阴黄证模型对照组;阳黄对照组;温阳活血退黄方高剂量组;温阳活血退黄方低剂量组;茵陈术附汤组。3、观察各组大鼠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变化。4、用放免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变化。5、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肝细胞凋亡及肝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6、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各组大鼠脾细胞PKCαmRNA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脾细胞IL-4、IFNγ表达水平。7、制备温阳活血退黄方药物血清,作用于人T淋巴细胞系—Jurkat细胞,用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IL-2、IFN-γ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IL-2R表达。 结果:1、阴黄证首见于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宋代韩祗和提出较系统的辨治方法。阴黄证的基本病理是脾虚寒湿挟瘀。2、阴黄证大鼠肝功能异常,肝组织光电镜下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温阳活血退黄方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肝功能、肝组织病理。3、阴黄证大鼠血浆TXB2明显增加,6-Keto-PGF1α降低;Cor、ACTH含量呈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温阳活血退黄方能明显降低TXB2,升高6-Keto-PGF1α。4、阴黄证大鼠肝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肝组织Bcl-2蛋白表达下降,Bax蛋白表达上升。温阳活血退黄方能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5、阴黄证大鼠脾细胞INFγ/IL-4比值显著异常,脾细胞PKCαmRNA表达降低,而温阳活血退黄方能升高大鼠脾细胞IFN-γ水平,上调PKCαmRNA表达。6、温阳活血退黄方药物血清能明显促进Jurkat细胞分泌IL-2、IFN-γ,IL-2随药物血清浓度增加而分泌增加,而IFNγ随药物血清浓度增高而分泌减少,IL-2R表达随药物血清浓度增加而表达减弱。 结论:1、本课题提出阴黄证基本病机为脾阳虚寒湿挟瘀。2、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阴黄证大鼠模型出现明显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损害;3、肝细胞凋亡率上升可能是阴黄证病机之一;4、血瘀为阴黄证基本病机之一,无明显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变化;5、阴黄证大鼠脾细胞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紊乱,可能与PKC基因表达有关;6、温阳活血退黄方能明显改善动物模型肝功能肝组织病理,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肝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调整Th1/Th2细胞因子平衡,促进PKC基因表达,下调血浆TXB2、上调6-Keto-PGF1α水平,及调节T淋巴细胞功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