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组织理论与中国金融组织成长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ryhappy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协调经济活动有不同的制度形式,经济理论主要通过关注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进行市场协调;组织理论则更注重通过科层制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协调企业的内部行为。市场和企业被视为两种最重要的协调形式,即大多数的交易不属于市场协调,就属于科层协调(或企业内部权威协调)。事实上,在市场和企业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界限,如威廉姆森就认为市场和企业呈一种“双峰分布状态”,处在二者之间的中间组织才是普遍的形式;拉森以“握手”协调进一步区分了协调机制的多样性并强调了合作协调的重要性;丸川知雄把介于纯粹的市场和完全一体化之间的各种联合形式都称作中间组织,包括下包制、企业集群、虚拟企业、战略联盟、连锁经营等。虽然学者们在理论上对中间组织的不同具体形式给予了极大关注,但对于中间组织的性质、中间组织与完全市场和纯粹科层的关系等问题,至今未见有说服力的解释。 本文的分析围绕以下几个基本问题展开:(1)如何判定经济组织的性质?(2)如何判定中间组织的性质?经济组织和中间组织的关系?(3)经济组织为什么会由完全市场组织和纯粹科层组织向中间组织演化?(4)中国金融组织成长的逻辑路径是什么?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1)判定经济组织的性质应从行政、企业内权威、市场和合作四种协调机制来进行,四种协调机制的不同组合状况决定了经济组织的不同形态。(2)中间组织是由合作协调在企业内和企业间出现而形成的组织形态。合作协调与企业内权威协调的不同组合可以解释企业从L型—U型—M型—H型—N型组织结构演变的逻辑路线,合作协调与市场协调的不同组合可以解释市场组织从企业集群—下包制—战略联盟—虚拟生产集团—丰田精细生产方式演变的逻辑路线,两条逻辑路线且具有时空对应性。(3)中间组织是经济组织的一个子集,从外延上看,它不包括由纯粹行政协调决定的中央计划经济组织,也不包括由市场协调决定的完全市场组织和纯粹科层协调决定的业主制企业(当然这二者是共生的)。(4)如果给定经济组织演进的逻辑起点是完全市场或纯粹科层组织,受不确定性增大、需求个性化、信息联网化、知识专门化等影响,它们必然演变成具有中间组织形态的经济组织。(5)中国金融组织成长的路径为:中央计划型金融组织—中央集权“事业部型”金融组织—“行政矩阵型”金融组织—“强权威,弱市场型”金融组织—“强权威、中市场,弱合作型”金融组织。 本文的主要内容:全文主要由文献评述、理论分析和应用分析三部分内容组成。通过分析文献,论文认为经济组织成长分析是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已经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作为实现跨国商品贸易的桥梁,物流对商品跨国流通以及国家之
<正>这是一条最彻底、最有效的脱贫途径。以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贵州让188万人搬出深山陡岩,居新家务新业,命运际遇从此改写。贵州大山万重,隔山能喊话,见面大半天。在乌蒙山
眼睛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架"光学仪器",但它的能力却是有限的,通常认为人眼睛的分辨率为0.1 mm。17世纪初,光学显微镜(图1)出现,可以把细小的物体放大到千倍以上,分辨率比人
目的检测喷泉水中的1株军团菌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采集潍坊市一处人工喷泉水水样,用细菌基因组试剂盒提取水样中的总细菌基因组DNA,使用针对军团菌属16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制造业的发展是朝着自动化、高精度方向进步的。随着LED技术的迅速发展,凭借其工作电压低、使用寿命长、环保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自动化检验中
随着国际贸易的关税壁垒逐渐降低,贸易的非效率作为一种隐形壁垒对国家贸易开展的限制作用开始凸显。贸易的非效率不仅体现海关检查、商品检验检疫等环境,也反映在数据传输效
传统观点认为,儒、道、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而对墨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估计不足。我们认为,无论是研究中国思想文化本身,还是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墨家思想在
自2004年我国《外贸法》修改以来,随着外贸经营权的全面放开,我国的出口贸易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尤其是大量的中小外贸企业的日益增多,其出口贸易也在不断扩大。而这些出口企业
随着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微博作为新的网络社交平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微博注重体验与互动的特点非常适合于旅游业,旅游微博影响力逐渐增强。旅游微博通过发布的景区图片、
目前由于种植面积的限制,我国玉米(Zea mays)总产量增长已经进入瓶颈阶段,培育出单位面积高产的优良品种则是有效解决我国玉米产量增长后劲不足的方法之一。灌浆期玉米叶片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