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南北朝墓上石刻研究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45057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墓上石刻作为中国丧葬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丧葬制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汉魏南北朝属于墓上石刻出现和形成时期,反映人们思想意识形态和丧葬礼俗观念巨大转变。本文研究对象是汉魏南北朝时期树立于墓葬地面的各种类型石刻,主要采用考古区系类型学及其他实证方法,重点分析墓上石刻出现、发展及演变关系。   首先,本文通过对现有考古资料和部分历史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梳理,将墓上石刻分为石祠堂、石阙、墓碑、石柱、石人、石兽等几种类型,并大致划分为六区,即西安、洛阳、济宁、巴蜀、磁县和南京中心区;四期:西汉初创期、东汉兴盛期、魏晋北朝衰落期和东晋南朝回流期。试图建立墓上石刻的时空框架,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系列组合和延续脉络,发现不同地域之间墓上石刻的相互影响和交流规律。   其次,将墓上石刻置于墓葬这一背景下进行系统综合考察,结合墓葬形制及墓上建筑的整体布局,发现墓上石刻与坟丘及其附属建筑之间的密切关系,分析不同类型石刻山现的社会因素、演变历程和发展轨迹。   再次,从礼制、习俗、思想观念等意识形态和技术、经济和资源等物质层面两个大的方面把握墓上石刻的出现原因。分析墓上石刻使用人群等级构成,了解不同时期各个阶层之间的变化及其与政治因素之间的关系。   最后,探讨汉魏南北朝墓上石刻对唐宋以后以及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的巨大影响,充分反映墓上石刻作为丧葬礼制的物质载体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重大意义。   总之,本文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以新的视角探讨墓上石刻在汉魏南北朝丧葬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墓上石刻这一特殊类型文物的兴衰消长,反映历史时期中国统一与分裂互相交替的发展演变规律。
其他文献
宋代是孙子兵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超迈前代的成就,同时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影响宋代孙子兵学发展的时代条件中,崇文抑武的治国方略、严峻的军事斗
玛法达
期刊
The pyrolysis of 5-HMF was investigated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methods at B3LYP/6-31G++(d, p) level. Two possible pyrolytic pathways were proposed and
现代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信息传播技术的创新正不断解构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模式,个人的表达自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现。作为新兴媒体的一部分,以微信为传播典型的自媒体近些年
人物简介:张书增,女,祖籍河北邯郸,现定居北京。中国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协会员、北京西山晴雪书画院院长、中国画圣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
针对贵州省经济相对落后、城市人口密度较大的省情,在非省会城市的居住小区建设、规划及单体设计中,就保证较高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的前提下创造较好的居住环境,提供了一个实例。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南北朝后三国时期,因侯景之乱而导致了梁政权之下的一大批南方人士入北。他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侯景之乱时入东魏的人士,一是因西魏灭江陵政权导致被俘入北的一大批人士。在
学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马丁·路德的新神学观念是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的直接促因。通过对路德神学观念产生及发展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新神学观念有它内在的思想发展脉络,它的产生及发展从根本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