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liday交叉解旋酶GEN1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新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t2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因组的不稳定性是肿瘤发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准确的DNA复制,DNA损伤修复,以及在有丝分裂期染色体的精确分离都对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外源或内源因素对细胞内基因组造成不同形式的DNA损伤中,DNA双链断裂损伤是最致命的。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主要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和同源重组两条主要的途径来修复DNA双链断裂。在同源重组修复途径中,解旋由四条单链DNA分子形成的中间体Holliday交叉结构对于染色体的正确分离是必需的。在体外利用生物化学方法鉴定了人源GEN1蛋白具有Holliday交叉酶活性,说明GEN1蛋白参与到DNA双链断裂的同源重组修复途径中。但是目前对于人源GEN1蛋白在体内的生物学功能还知之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是阐明GEN1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整合了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相关技术,首次发现了GEN1蛋白能定位在中心体上,并发现GEN1蛋白缺失后产生不同细胞表型,证明了GEN1蛋白在细胞内通过调控DNA损伤修复和中心体复制来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本研究发现GEN1蛋白的N端中心体定位序列对于确保GEN1蛋白有效地定位到中心体起着关键作用;在细胞内敲低GEN1蛋白的表达导致中心体的过复制,并且形成多极纺锤体;在细胞内GEN1蛋白敲低还会引起中心体错误分离,形成多核细胞数目增加,产生凋亡细胞数目也增多,而且发现GEN1蛋白敲低后会导致细胞内积累DNA损伤。本研究还证实了GEN1蛋白参与DNA双链断裂同源重组修复途径,,这个现象提示GEN1蛋白在体内同样具有Holliday交叉酶活性。另外,本研究发现在细胞内野生型或内切酶活性突变的外源GEN1蛋白可以补偿由于内源GEN1蛋白缺失引起的中心体过复制,多级纺锤体的形成和产生多核细胞数目增加的现象,但是中心体定位序列突变外源GEN1蛋白不能补偿这些缺陷。本研究还证实只有野生型的外源GEN1蛋白可以补偿由于内源GEN1缺失引起的细胞内积累的DNA损伤,但是内切酶活性突变和中心体定位序列突变的外源GEN1都不能补偿这种缺陷。最后,本研究发现在GEN1蛋白敲低细胞中,ATR蛋白和mRNA水平都明显降低,由此引起应答DNA损伤的ATR/Chk1通路也受损,但是在GEN1蛋白敲低细胞中产生的中心体过复制的现象是不依赖于ATR和ATM通路。总之,本研究为人源GEN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同时首次揭示了GEN1蛋白可以通过调节中心体复制,并参与到DNA双链断裂同源重组修复途径和调节ATR/Chk1的DNA损伤应答通路来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学位
世界各国数学课程改革中都在关注数学建模,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必要了解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皆有学者指出元认知是影响数学建模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数学元认知与数学建模能力的关系,检验数学元认知是否能够影响数学建模能力的发展。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了相关的理论研究,界定数学元认知与数学建模能力的概念。编制数学元认知调查问卷和数学建模能力
函数是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对数函数作为基本函数之一,是高中数学的重难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杜宾斯基的APOS理论不仅指出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建构的,而且还表明了建构的层次,并为数学教师如何进行数学教学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教学策略。因此,进行基于APOS理论的对数函数的教学设计,可以丰富对数函数的教学研究;有利于对数函数方面的教学;通过教学设计的实施可以检验APOS理论对
平面设计是设计师通过对文字、图形、色彩、版式的重新定义,让其具有新的意义。设计师透过这种方式,传达出想要传达的讯息,具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在平面设计领域中,字体不仅是信息传达的重要媒介,也是视觉传达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字是人们在生活中传达信息的媒介,而字体设计也是平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主要探讨了平面设计中字体设计的原则及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转录区域是基因组中存储遗传信息的主要区域之一,其核酸组分的特征常常表现为碱基含量的不平衡,是基因组学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核酸组分的不均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GC含量由基因的5’端向3’端先升高后降低的梯度分布现象,称为GCgradient。 GC gradient存在于单子叶植物中,但不存在于双子叶植物中,其形成与转录偶联突变有关。在细菌和后生动物中是否存在GC gradient,其形成是否也与
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生物信息学为基因分布规律和相互作用规律的研究开拓了新的空间。不同世系(如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动物基因有序地、有组织地融入到动态染色体结构,这些结构代表身体发育和细胞分化的主要调控机制。在对动物群内和群之间的基因组进行评估时,基因组中大多数基因实际上是群集的,这是在不同阶段的渐进式稳定,具有生物学意义。直到现在,很多关于基因组织的问题,如在一个群集(簇)中基因数目最小是多少
哺乳动物基因组数据海量和高速度的产出,对比较基因组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非同义替代率与同义替代率的比值广泛的用来衡量不同物种之间序列水平的选择压力,已经存在大量的核酸替代模型和计算策略产生了不同的计算方法。我们曾经引入伽玛分布的形状参数刻画不同位点的突变率的变化得到γ-MYN方法,本文中我们报道其它几种常用方法的修正形式:γ-NG、γ-LWL γ-MLWL、γ-LPB、γ-MLPB和γ-N。我
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完全测序的原核生物基因组的数目指数增长,进而有利于通过多物种之间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解释细菌基因组特点以及生命活动机理。细菌基因组GC含量变化比真核生物更为复杂,同时由于细菌复制方式与真核生物不同,嘌呤含量、GC含量、和基因在前导链与后随链之间的分布都具有不均衡性。本论文主要对细菌基因组核苷酸组分变化和基因在复制链间分布特征做进一步系统而详细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将364种
c-Myc基因的重排、拷贝数扩增和异常高表达可以抑制细胞老化——机体对抗细胞癌变的主要屏障之一。一般认为,降低c-Myc在正常成纤维细胞或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丰度均能够诱发老化进程,然而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尚不完全清楚。通过运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我们已发现在c-Myc氐表达的TRE293细胞中,Bcl-2相关抗死亡基因2(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 2,BAG2)的蛋白质丰度明显升
转录组是特定细胞在某一功能状态下所能转录出来的所有RNA的总和。转录组所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mRNA转录本的表达(全长mRNA和表达序列标签(EST)等)、新基因的发掘、未知基因组上的基因定位、SNP、插入与缺失、可变剪切的识别、甚至包括等位基因特异表达和染色体重排等。现如今,转录组研究方法已形成四大类技术,并且随着成本的不断下降以及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转录组被广泛应用到基因组学的各个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