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研究在正常光照(LD=12∶12)和完全黑暗(DD)条件下,在一天中的不同时点给大鼠皮下注射外源性褪黑素(MT),了解其对大鼠体温及活动度昼夜节律的影响。通过检测视交叉上核(SCN)中c-fos表达的昼夜变化,以及血清中常规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SCN和松果体这两个生物钟之间的功能联系及其对大鼠显性生理节律的协调控制机制,同时为临床应用MT治疗睡眠和情绪障碍、飞行时差综合症、轮班制综合症等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1)24h连续记录大鼠的体温及活动度的变化,以不同剂量褪黑素在不同的昼夜时间给药,观察体温和活动度节律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SCN和松果体完整的情况下,不论是在LD还是DD条件下,大鼠的体温、活动度存在着昼夜节律性。给药后体温或活动度的昼夜节律不消失,但是昼夜节律的参数发生改变。在LD时,对中值而言,MT对活动度的影响较大;对振幅的影响为双向性,即体温振幅降低而活动度振幅增加。在DD时,MT对活动度中值影响较大,各组中值均显著减小。 (2)在所测定的十一项生化指标中,外源性MT对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的时点集中在主观白昼CT4~CT12,LD中谷丙草转氨酶(ALT)、总蛋白(TP)实验组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其余各对照及实验组经振幅检验,P>0.05。 (3)在LD和DD条件下,SCN中c-Fos的表达均具有昼夜节律性。给药后LD组昼夜节律的规律性发生了改变,而DD组c-fos表达的节律性仍然保持。与对照组比较,各处理组昼夜节律的中值均显著增大。 褪黑素对大邑生理昼夜节律的影响 中文摘要 本研究提示,外源性MT不改变体温或活动度的昼夜节律基本 规律,但能影响昼夜节律的参数。MT可分别调节体温和活动度的昼 夜节律,对活动度的调节作用更为明显。在对活动度昼夜节律的调 控中,松果体可能起看主要的作用。外源性MT对大鼠生化指标有 显著影响的时点主要在光照期CT4AIT12。外源性MT还能诱导大鼠 SCN中c-fos的表达。给予外源性MT后,SCN中FOS蛋白明显增 加,但活动度的节律中值却减小,表现为一种负调节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