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基于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的检验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ao0714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经济界已经越来越被认同的看法是,高技术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效率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个工业产业链的效率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影响到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只有通过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投资,推动技术进步,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高质量的增长。与此同时相伴的问题是,高技术产业对于资金的大量需求,必然要求金融体系要提供效率足够高、规模足够大的金融支持。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高效率的,能够覆盖高技术企业运作全过程的金融支持,就不可能有技术进步。   本文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金融发展理论为理论支撑,通过实证分析,旨在说明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作用。首先以高技术产业为考察对象,以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2-2008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了我国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本文以研究金融体系的规模和结构为主,基于对银行信贷决策自主化程度、银行业市场结构、证券市场流动性、证券市场效率及融资结构的考虑,选择私人部门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四大国有银行资产占银行业总资产的比重、股票市场交易额与名义GDP之比、股票市场交易额与股票市场总市值之比以及股票市场交易额与私人部门贷款之比五个指标来度量金融发展水平。以科技活动人员人均科技经费内部支出以及科技活动人员人均专利授权量这两个指标作为技术进步的代理变量,实证分析了我国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SFA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作用效率。   通过检验发现,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显著,体现为金融中介的发展水平对技术进步的解释力显著为负,证券市场的发展水平对技术进步的解释力显著为正,融资结构水平对技术进步的解释力也显著为正。而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效率也显著,体现为中介与市场均对技术进步产生了正向或负向的作用效率,两者的力量对比对作用效率没有显著影响。   得出结论,金融结构的差异并不会影响技术进步。因此,某种程度上以市场导向的金融发展战略未必能够对一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产生推动作用。并引发出对我国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政策含义,即不要一味强调金融市场的发展,而更应该把目标集中于改善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以及加强对金融体系法律保护制度的建设方面。   最后,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对金融体系的发展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新型信息产业为核心的信息经济,信息经济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结构改革、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
根据线性系统理论系统状态可观测度只取决于系统结构的定理,在不使用外界量测信息的条件下,通过对可观测度物理意义的阐述,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可观测度分析的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