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高铁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在建筑工程中大量采用的混凝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的高性能混凝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设计理念和使用年限规定的需要。由于其各项力学及耐久性能的优异性,RPC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混凝土,在国外已经有过部分中型工程的应用实例,但是在国内还没有太多的在工程中采用,且部分核心技术掌握在一些引进外国专利的厂家手中,使用成本较高,且性能也不稳定,使得RPC混凝土在国内无法大规模得以应用。因此,本文根据国内一些工程标准的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对RPC混凝土的机理及配制核心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获得从配方定制、预制养护到配套设备等一整套研究成果,从而为RPC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对RPC混凝土机理的分析和原材料的经济比选,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和测试,根据原材料的优选方案,参照RPC混凝土构件的技术指标和要求,根据性能试验结果,进行RPC混凝土构件的生产配方优化设计,得出了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RPC混凝土构件的生产配方。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当地的原材料,减少了外购成品原材的数量,降低了施工成本。根据不同的搅拌机械和养护场所,摸索出一套独特的干-湿热养护方式;利用干-湿热方式进行RPC混凝土构件的养护,即对混凝土构件静停后进行干热初养,拆模后然后再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湿热二次养护,既可减弱混凝土在湿热养护中升温期对于其内部结构的破坏,又可避免全干热过程中水泥水化条件不合理造成的内部缺陷,其内部孔结构亦较纯湿热养护有所改善。与以往工艺中全蒸汽湿热养护方式相比,该养护制度既可减弱混凝土在湿热养护中升温期对于其内部结构的破坏,又避免了全干热养护过程中水泥水化条件不合理造成的内部缺陷,其内部孔结构也比纯湿热养护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