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企业制度存在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的经营特点,由此产生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问题,这也是目前理论界与实务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高管激励机制的设计和外部审计业务的开展都有降低代理冲突问题的初衷。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上市企业中高管货币薪酬的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有的公司高管货币薪酬激励甚至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以股权激励方式出现的高管激励机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发展较快;以及各类隐形激励方式占据比例增大,这些问题都引发了社会关注和学术界广泛的讨论。在各上市公司中高管激励机制之所以得到大力推进,也是因为高管激励机制是被认为可以有效缓解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可以促使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恪尽职守。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如果企业制定不合理的高管激励机制,却有可能会促使高级管理人员出现自利行为,反而这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企业制定有效的高管激励机制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外部审计同样是公司治理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的监督措施。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外上市企业在经历或是见证了一系列重大财务舞弊事件之后,也逐渐触发了公众对于外部审计的关注。会计事务所在为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作为独立于被审企业的第三方,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做出鉴证。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面对企业高管可能存在的潜在自利行为,可以通过调节审计费用等方式对审计风险实施主动控制。本文从整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理论分析部分和实证检验部分。在理论分析部分主要是回顾了相关文献、对有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首先是回顾国内外学者有关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高管激励机制以及高管激励机制对审计费用影响的研究成果;然后根据国内外有关理论的研究成果对高管、高管激励机制和审计费用分别进行了概念界定,并提出了本文的四个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保险理论。在本文的实证检验部分,选用我国2013-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非金融企业)的8769个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依据本文的三个假设构建了三个模型,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分析了高管货币薪酬激励、高管股权激励和高管在职消费分别对审计费用的影响。通过本文以上的研究分析可得,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货币薪酬激励、高管股权激励和高管在职消费均与企业年报中披露的审计费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当上市公司对高管实施以上激励机制时,都将促使审计人员相应提高审计收费。最后,通过以上研究分析并结合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为保障审计人员能够为上市公司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需要不断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和提升业务水平,同时也要完善相关考核制度和外部监督制度,不断优化审计人员的业务方法,开展高效的审计业务活动。通过研究上市公司高管激励机制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将有助于完善外部审计监管职能,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同时,这对于优化上市公司高管激励机制、保护外部投资者的资金安全也有着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