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皮损以红斑、丘疹或斑块,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为特征。现代研究发现其与遗传因素、免疫反应异常有关。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具有缓解综合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等特点。银屑病中医称为“白疤”。中医认为“血热”是寻常型银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血热证是最常见的银屑病中医证型,故临床常应用清热凉血药物治疗血热型银屑病。清热凉血方为白彦萍教授经验方,专治血热型银屑病,其疗效已通过临床试验研究得到证实,并制成中药浸膏应用于动物实验、细胞实验等。但中药复方成分复杂,具体的作用机制目前尚在研究中。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是美国Waters公司于20.04年3月正式推出的分离科学新技术,它具有超高分离度、灵敏度和分析速度。质谱(MS)是离子按质荷比(m/z)大小而依次排列的谱图,可以测定化合物的组分和结构。UPLC与MS联用,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与传统的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HPLC-MS)相比,显著提高了定性分析的准确性及定量分析的重复性和可靠性,已成为药物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技术鉴定清热凉血方的成分并测定其含量,能进一步探讨并揭示清热凉血方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药理基础,并能将重要成分开发为中成药应用于临床,造福广大患者。目的:分析清热凉血方的成分,并测定其含量,探索清热凉血方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物质基础。方法: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技术进行分析,并针对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回收率等进行方法学考察,最终检测6个不同批次清热凉血方浸膏,比较各成分含量差异。结果:(1)色谱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柱为2.1×1OOmm,1.7um BEH C18色谱柱(Waters,USA),柱恒温40℃,流动相为0.5%甲酸水(A)-乙腈(B)。按如下设置进行梯度洗脱0~5min,10%B;5~6.5min,25%B;6.5~7.0min,40%B;7.0~8.0min,90%B;10%B保持1min。流速0.3mL/min。4℃自动进样1uL。(2)质谱条件:(3)清热凉血方的成分有落新妇苷、梓醇、绿原酸、对香豆酸。(4)专属性考察:供试品溶液中五种成分落新妇苷、梓醇、绿原酸、没食子酸、对香豆酸的保留时间分别为4.50、0.83、2.15、1.00、3.70min左右,响应度高,分离度良好。(5)线性关系考察:落新妇苷、梓醇、绿原酸、没食子酸、对香豆酸分别在12.50-800.OOng · L-1、50.00-1600.OOng · mL-1、3.13-200.OOng · m-1、48.83-3125.OOng · mL-1、6.25-400.OOng · mL-1 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0.999。(6)精密度考察:混合对照品中落新妇苷、梓醇、绿原酸、没食子酸、对香豆酸含量的RSD值均≤1.38%,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7)重复性考察:同一批供试品溶液中落新妇苷、梓醇、绿原酸、没食子酸、对香豆酸含量的RSD值分别为0.76%、1.06%、4.31%、1.79%、3.53%,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8)稳定性考察:同一批供试品溶液中落新妇苷、梓醇、绿原酸、没食子酸、对香豆酸浓度的RSD值分别为1.26%、5.30%、1.82%、3.15%、3.17%,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性良好。(9)加样回收率考察:落新妇苷、梓醇、绿原酸、没食子酸、对香豆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01.16%、100.92%、103.74%、99.59%、100.39%;RSD 值分别为 4.67%、0.66%、4.42%、0.88%、3.82%,结果表明该方法回收率良好。(10)样品含量测定:6个不同批次清热凉血方浸膏中落新妇苷、梓醇、绿原酸、没食子酸、对香豆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50.25ug/mL、957.34ug/mL、5.73ug/mL、175.87ug/mL、7.82ug/mL,RSD 值分别为 0.93%、2.71%、2.03%、2.81%、2.67%,结果表明清热凉血方中梓醇、没食子酸、落新妇苷含量较高;不同批次的清热凉血方中各成分含量差异不大。结论:(1)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鉴定出清热凉血方中的4种成分,分别是落新妇苷、梓醇、绿原酸、对香豆酸。(2)清热凉血方浸膏(含生药量1g/mL)中梓醇、没食子酸、落新妇苷含量较高,可能是主要起效成分。不同批次的清热凉血方中各成分含量差异不大,可为今后清热凉血方成分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剂量依据。(3)本实验确立了同时测定清热凉血方中落新妇苷、梓醇、绿原酸、没食子酸、对香豆酸含量的方法,且UPLC-MS技术快速、准确,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今后可用于清热凉血方(祛银颗粒)中上述成分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和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