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CNT/Fe3O4/PANI/Au异质结构复合物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a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吸波材料在隐身技术、节能技术以及民用防辐射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军事隐身技术方面,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战场的各种武器系统面临着严峻的威胁,在现代战争中,信息的获取和侦察、捕获目标已经成为战争的焦点。而目前吸波效果良好的吸波材料,多为雷达波段或者红外波段单一波段的吸波材料,可广泛应用的宽频吸波材料技术还不成熟,且传统的宽频吸波材料为多层,采用分层涂覆法制备,制备过程复杂,且多层间结合力不好。本实验研究制备了碳纳米管基四元复合材料,四种组分各自发挥作用又耦合在一起,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并且是一种可见光、红外、微波三种波段多频化吸收一体化吸波材料,解决了以往多频化吸波材料多层间结合力不好的难题。在本实验研究制备MWCNT/Fe3O4/PANI/Au四元异质结构复合物,介电损耗型吸波材料多壁碳纳米管作为最里层组分,保证材料的力学性能;磁性材料Fe3O4原位组装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介电和磁性的耦合增强吸收;次外层为介电损耗吸波材料聚苯胺,解决以往的粉体吸波材料与粘结剂结合力不好的问题;最外层为金纳米粒子,具有三阶非线性及等离子效应,在可见光波段有吸收,四种组分各自发挥作用又耦合在一起,组分越多界面极化越强,增强吸波效果。首先本课题研究了聚苯胺包覆于MWCNT/Fe3O4复合物表面的制备工艺,通过TEM对包覆形貌进行观察,合成本征态聚苯胺,pH酸度控制在56,反应温度优化为0℃,并对聚苯胺包覆量是否可控进行研究,优化出聚苯胺的最佳包覆量为20nm厚度, MWCNT/Fe3O4/PANI复合材料含量为50wt%时,在14.6GHz处最小反射损耗为-22dB(吸收约98%以上电磁波),当厚度为0.95mm时,有效吸收频率(RL<-10dB,电磁波吸收>90%)为2.518GHz。本课题还研究了金纳米粒子负载于MWCNT/Fe3O4/PANI复合物表面的制备工艺,通过TEM观察负载形貌,最终采用化学氧化还原法负载,还原剂为苯胺,选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表面包覆剂,并对金纳米粒子负载量是否可控进行研究,优化出最佳负载量为MWCNT/Fe3O4/PANI: HAuCl4质量比1:2,MWCNT/Fe3O4/PANI/Au复合材料含量为50wt%时在9GHz处最小反射损耗为-60dB(吸收约100%电磁波),当厚度为2.2mm时,有效吸收频率(RL<-10dB,电磁波吸收>90%)为811GHz。
其他文献
丝状真菌具有卓越的表达和分泌能力,以及与哺乳动物相似的糖基化修饰系统,其安全性也广泛为人们所接受,是表达真核基因的理想系统。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研究和开发丝状真菌表达系统
杂环结构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的核心骨架中。因此,由简单化合物通过串联反应合成杂环化合物,对发展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的高效合成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发展新型、高效的串联反应并将其应用于构建含有杂环结构的天然产物核心骨架为主题,以叔丁基亚磺酰亚胺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和光催化的氮自由基反应为切入点,开展以下两部分研究工作:一、“三步一锅”串联反应合成多取代手性亚磺酰酰亚胺环丁内酯;二、光催化的
目前矿井瞬变电磁法的理论基础均基于阶跃场源激励下的瞬变响应,但由于发射回线为非纯电阻性负载,激励场的切断需要一定的时间,致使激发源波形在线圈中发生变化,常规关断效应
  P-SV转换波勘探是目前寻找裂隙型油气藏最好的地球物理手段之一,而转换点位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P-SV转换波勘探的成果质量。本文在Snell定律的基础上推导了起伏地表条件
甲骨文的存在虽历史悠久,然大多数时间沉埋地下,自一八九年发现以来,虽然一百多年过去了,然对于一门学科乃至作为素材引入书法创作则较年轻。由最初的各种考古学术研究延伸到
  传统的面波压制方法在消除干扰波的同时,会对有信号造成一定损伤.Curvelet变换具有多尺度、多方向等特点,能使叠加信号在曲波域中实现较好分离.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设计了
会议
摘要:对语用能力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有效途径.因此,基于语用的宏观视角,本文试图从语用的基本概念和初中口语教学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入手,反思并总结教
期刊
海洋沉积物中活性铁是早期成岩作用的重要参与者。活性铁的形态、含量对硫、磷、碳及微量金属等的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影响,对去除游离的硫化物也起着很重要作用。铁异化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