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尾矿库是矿山企业不可缺少的生产设施之一,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同时尾矿库也是矿山企业生产最大的危险源,是矿山事故的易发、多发部位,其引发的多种地质灾害如泥石流、滑坡、水土污染等不仅影响了矿山的正常运作,也严重威胁着尾砂库区的周围环境及居民生产生活安全。因此,对尾矿库环境风险方面的研究探索具有重要意义,进行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价也就极为必要,这对降低尾矿库运行的环境风险、保障尾矿库周围居民和生态安全等多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环境风险评价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和较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依据环境风险评价基本原理,即通过对环境风险值(环境风险发生可能性概率与危害性的乘积)的确定来评估尾矿库的风险等级。结合研究区大冶市自然地质环境背景,采用遥感监测与地面调查协同的方法,以WorldView-2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基础地理数据、研究区矿产资源规划数据等为基础,展开“天地一体化”的尾矿库环境监测;利用GIS技术,从影像中提取尾矿库大小与规模、矿种类型、占地分布等监测信息,进而分析研究区尾矿库潜在的环境风险问题。层次分析法(AHP)是将复杂的决策问题的影响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形成层次体系结构,根据层次体系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是近些年获得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一套系统的基于RS和GIS的尾矿库环境影响评价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将环境风险分为危害性和可能性2个目标层,将尾矿库风险危害性细分为毒性、势能和风险受体,将尾矿库风险可能性细分为自身状况、自然条件与其它因素。形成包含6个因子的准则层,各准则层指标则分解为可度量的风险因子——矿种、库容、坝高、流域面积、下游坡度、下游曲折度等21个指标,组成指标层,形成包含4级21个指标的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打分法构造权重判别矩阵,对各指标进行了权重赋值和量化处理。运用构建的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价体系,结合遥感监测、GIS技术分析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大冶市铜山口铜矿尾矿库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实例分析,为区域内其他尾矿库的环境风险评价研究、尾矿库的日常应急维护管理等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论文取得结论如下:(1)对研究区金属尾矿库进行信息提取,分析了尾矿库特征和潜在的环境风险问题。从WorldView-2遥感影像中提取了360个尾矿库图斑,占地总面积达6.15×106m2,其中小型尾矿库有253个,占地面积共1.07×106m2;中型尾矿库有100个,占地面积共2.57x106m2:大型尾矿库为7个,占地面积共2.51×106m2,占总尾矿库的41%,规模和库容大,带来的环境风险较大,是尾矿库环境监测、防控的重点。综合分析可以得出,研究区内尾矿库潜在的环境危害和风险较大,主要为泥石流、滑坡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和占用土地、扬尘污染、水土重金属污染等长期性环境破坏问题。(2)构建了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4级21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地面实测数据及遥感监测情况,建立了一套基于RS和GIS的尾矿库环境风险综合评价的层次模型,保证了评价工作的综合性、全面性、客观性。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打分法,对各指标进行了权重赋值和量化,获取了所有指标的定量化等级范围值。(3)利用“天地一体化”监测手段,对铜山口铜矿尾矿库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实证分析。以遥感影像为数据,通过G1S分析、野外调查与气象水文等资料搜集,获取铜山口尾矿库的各项评价指标信息,并计算风险指数为0.18,总体环境风险处于一般风险水平。但铜山口尾矿库库容大、库坝高,且距离河流、居民地、耕地、公路等风险受体较近,需要加强日常尤其是汛期多雨时对坝体稳定性的维护以及安全监测等风险管理,同时需做好各风险受体的安全防护。尾矿库环境风险问题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造成的一个复杂问题,由于作者在其他专业知识的不足和精力有限,本文在研究技术、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上还存在相应的不足之处。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从加强RS和GIS技术的监测应用范围、找寻更为客观科学的数学方法进行评价,以及从区域整体角度上展开宏观的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价等方面展开,不断完善尾矿库环境分析评价方法与技术研究,为全面、客观的进行尾矿库的环境风险评价研究提供参考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