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迎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微信以其出色的私密性、便捷高效的互动方式,成为国人使用频率最高的社交工具。其中,微信朋友圈作为一种强关系社交,代表着现实社会关系在虚拟网络中的延伸,用户之间的熟悉度与亲密度成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建立的桥梁和纽带。这种私密性较强的社交关极易引发从众心理,别有用心的造谣者正是利用这一大众心理,借助微信平台的影响力传播,最终形成蝴蝶效应。各种形式的谣言在微信朋友圈的无序传播与扩散,不仅损害民众的个人利益,还妨害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造成政府公信力降低、社会治理难度加大等不良后果。本文在分析微信朋友圈谣言的产生因素与传播特性的基础上,运用公共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以改善网络舆论环境为出发点,探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政府机构如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互联网技术治理微信朋友圈谣言。具体来说,本文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微信谣言治理问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确定研究思路。第二部分,解释文中提及的关键概念,厘清什么是网络谣言、微信朋友圈谣言具有哪些特点等。从事件的敏感性、消息的重要性、叙事的模糊性、媒体的参与性、政府监管缺失和自澄清机制的失效等方面分析朋友圈谣言的生成条件。第三部分,通过选取几个较为经典的微信谣言案例,深入分析微信谣言频发乱象对我网络意识形态错位、价值观失真及社会稳定所造成的现实危害。第四部分,在前期明晰微信谣言的产生因素与传播特征的基础上,吸收国外先进经验。针对我国网络环境的具体状况,深入探究微信朋友圈谣言的治理对策,提出新时代的网络谣言治理工作。应确立政府、媒体、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的治理模式,建立全面的网络谣言疏导体系与法治体系,加快推进网络法治化进程,营造风清气正、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