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尽快形成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广大群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建设基层社会服务体系,强调了增强社区文化服务功能。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整个国家和社会层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一方面能改善社区公共文化的供给现状,落实相关主体责任,提升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成效,另一方面能整体性地推进社区公共文化的建设进程,提高居民对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顺利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目标。伴随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发展,城市社区居民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长,对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存在的问题,对于保障有效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庆市北碚区于2013年7月成功获得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三年多来,北碚区坚持以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为目标,建成了“一刻钟文化服务圈”,率先在全市编制《北碚区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2015-2020)》,建成“碚壳”公共数字文化综合平台,建成全国首个数字文化馆,承担中国文化网络电视试点任务,数字文化建设在全国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北碚区作为示范区,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创建过程中的经验可以作为其他地区的借鉴,面临的新情况和特殊现实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以北碚区城市社区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法、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针对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走访,通过分析获取到的一手和二手资料,找到了北碚区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优化过程中的现存问题和具体原因,探寻和提出了针对北碚区的优化路径。本文由五大章的内容构成,包括了北碚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想设计、实然检验和优化路径三大方面的内容。第一章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及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阐述了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治理理论三个主要理论基础,界定了社区与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几组相关概念;第三章对北碚区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了理想化设计,包括其内容构成以及应有状态;第四章从实践层面梳理了北碚区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成效,并结合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探寻存在的问题和成因;第五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完善北碚区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路径,包括:加强供给主体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优化政策体系,科学发挥引导作用;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提升制度体系规范性;完善统筹协调机制,释放协同治理效力;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培育社会参与网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础设施高效利用。北碚区的经验表明,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应该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整体效应。北碚区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