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的浪潮中,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贸易活动蓬勃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全面深入展开,从而使得中国的国内外市场对各行业口译员的需求量和质量要求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信息、科技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新的口译形式不断涌现且备受市场青睐,例如电视会议口译、媒体口译,其中电话口译(TI)发展尤为突出。电话口译效率高,成本低,且方便灵活。在通讯工具的帮助下,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把源语转为译入语,更为快捷地进行汉英口译服务。从中国与世界的紧密联系中可以预知,电话口译在中国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电话口译萌芽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澳大利亚,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广阔的服务范围,并面向大、中小型企业,涉及金融、电讯、医疗、公共安全、旅游等领域。该产业在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已经具有了成熟的市场,并在电话口译质量、电话连接速度、客服等方面多有研究。而该产业在中国刚刚兴起,因此中国翻译界尚未对电话口译有全面性、专业化的研究,也鲜有针对这一新兴行业提出电话口译教学或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文章。因此需要我们在口译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实验或实践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及探讨,使英汉电话口译能在中国市场得到稳健发展,进一步扩大中外经济交流与合作。本文以电话口译实验为导向,除去引言和结论部分共计四章。在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概述了电话口译的历史及其运作模式,并对现今电话口译在国内外的市场情况进行简要介绍。论文第二部分详细叙述实验各环节,本实验共计两组,分别为两次电话口译和一次现场交替传译。论文第三部分则是收集并研究分析数据及口译质量,将电话口译和现场交替传译的结果进行对比,总结出电话口译的优势及不足之处。论文最后提出对培养电话口译译员的建议以适应市场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完善口译教学各方面的发展,实现翻译专业硕士(MTI)教学培养专业性、高层次、应用型口译人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