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构建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gsqj123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积极调整农民工培训,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劳动者。党的十九大会议强调职业教育要把做大培训作为重点,为人才的成长搭建“立交桥”。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几种主要的职业培训模式还存在不足,探究职业培训的新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的构建有助于职业培训的发展和产业现代化的推进。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访谈法以及比较分析法,主要围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需要构建新模式—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新模式是什么样—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构建需要的条件和保障”的逻辑展开,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模式构建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究。首先,对培训机构、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的访谈以及典型案例进行了解,梳理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存在的几种模式,按培训主体划分主要有政府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职业院校主导模式以及校企合作模式,分析总结这些模式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这些问题,展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的构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培训共同体秉承着以人为本、灵活性、可持续性以及层次性四大原则,构建以“协调、开放、共赢、共享”为发展理念,基于共同目标,区域互动式的培训系统模型,培训共同体包括各大主体合力、多元共存的基本模式、相辅的虚拟共同体三大基本要素以及管理、共享、融资、反馈和监督五大机制保证运行。培训共同体的构建路径主要有建立共同愿景使全体成员紧密地凝聚在一起;抓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的核心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形成良好的氛围,确保培训共同体构建的有序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建立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培训共同体稳定性;建设创新硬保障,提供坚实软保障,为培训共同体营造良好的大环境。通过研究和探索认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共同体是创新职业培训的新模式,是资源整合和效益最大化的有力手段。我国当前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模式中存在一些问题,当前模式不适用,需要构建一个多元主体合力,区域互动式的培训共同体新模式。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对身心全面健康有了更高的需求。其中,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之一.而网球运动作为一项人们所热衷
分配公平性既是道德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儿童分享与合作行为发展的基础。能够公平分配利益的人不仅能得到别人的信赖,也能获得更多的合作伙伴,因此分配公平性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样例学习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学生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成绩。不同认知风格个体在不同样例类型和呈现方式上有不同学习效果。针对不同认知风格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差异,结合样例学习的
破坏生产经营罪是从破坏集体生产罪修改而来的。相对于破坏集体生产罪而言,破坏生产经营罪在犯罪对象上进行了两方面的扩展。破坏生产经营罪属于目的犯,其中的“目的”对定罪
硕士生作为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核心自我评价作为个体所持有的最基准的自我评价,对个体具有重要的意义;人际交往效能感作为个体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社交
学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