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①的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②的教学实施建议。阅读经典名著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获得思维方法和品质;有利于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和素养;有利于文化传承、吸收和弘扬优秀文化。2016年,随着新教材的全面推广和广泛使用,“名著导读”教学在过去苏教版、人教版、鲁教版等版本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名著导读”的地位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在现实情况下,“名著导读”教学的现状却不那么令人满意。一线教师有的深谙名著教学的重要性,却苦于指导乏力;有的仍然不够重视名著导读教学,草草应付了事;名著阅读评价方法单一;有的教师自己都不读书,拿什么指导学生阅读。学生对名著不感兴趣;阅读无序化;阅读带着明显的功利色彩;缺乏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有的家长甚至认为阅读名著就是浪费时间,不支持孩子阅读。学校缺少一定的阅读氛围。本篇论文针对上述“名著导读”教学出现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改进策略:教师策略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保持积极、兴奋的阅读状态;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培养读写结合的习惯;借助内容重构策略、重复勾连策略、比较阅读策略,将多元评价贯穿阅读过程。学生策略为充分运用元认知策略,对阅读活动开展前、中、后进行自我监控。家长策略为搭建名著阅读沟通平台;共读伴读助力阅读升级;交流互动碰撞智慧火花。学校策略为完善硬件设施,让学生有书可读;将阅读状况纳入学业评价体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定期举办语文“读书节”活动;开设阅读欣赏课或与名著阅读有关的社团活动。教研部门策略为定期开展名著阅读“广阅读”活动;定期开展名著阅读“广教研”活动;利用中考杠杆推动名著导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