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重大意义,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它结束了证券市场中“一股独大”和“同股不同权”等问题,给予原本不可流通的股权以流通权,优化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提高了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司治理水平,抑制了大股东的掏空行为,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为证券市场带来了许多积极意义。但是中国的股权分置改革是史无前例的,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随之而来的大股东减持问题,也对股票市场带来了一定冲击。所以,在二元股权结构向全流通市场转型过程中,大股东减持行为是影响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大股东减持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因此,本文以2007年至2012年存在减持行为的200多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考察大股东减持行为与正向盈余管理的关系以及盈余管理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本文首先对目前的股权市场背景做了介绍,指出了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同时提出了因股权分置改革造成的问题,即大股东操纵股价配合减持的动机变强,提出了研究问题和研究方向;接着分别对国内外关于盈余管理和大股东减持的文献进行回顾,并对其进行评述;然后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现实的经济现象入手,理论推出正向盈余管理与大股东减持的关系,在此过程中,本文还加入了正向盈余管理与股票股价的关系;再次根据理论推导,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政策性建议。通过研究发现,盈余管理与股票价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大股东在减持前会通过操纵应计利润使股票价格升高,以期望获得超额收益。而大股东减持比例与正向盈余管理关系不显著,这表明在影响大股东减持的众多因素中,正向盈余管理对大股东减持的影响有限。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已有的研究文献,为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及在实际中的应用处于发展阶段,实际资料相对较少,本文在盈余管理涉及的有关内容的研究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主要表现在盈余管理的定量分析及其实际的应用上的考察,这些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