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盐碱化是农业生产和作物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为进一步了解玉米的耐盐碱生理机制,本试验在盐碱条件和非盐碱条件下,对玉米幼苗的光合、根系、抗氧化酶、生物量等生理特性及其杂种优势和遗传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为鉴定玉米品种的耐盐碱能力与耐盐碱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选择郑58、昌7-2、黄C等7个知名自交系,按照4×3NC-II设计获得12个杂交组合(含郑单958、农大108、四单19及SC704等知名品种),共19份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于苗期(三叶一心)测定玉米有关生理指标。本试验采用的形态指标、光合指标、根系指标、抗逆生理指标等在两种土壤下均差异显著,因此可以作为鉴定玉米耐盐碱的评价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盐碱胁迫下玉米形态指标均降低,其中叶面积的降低幅度最大(-58.4%),地上干物重的降低幅度最小(-13.0%);除地下干物重外,其余三个指标的杂交种的降低幅度均小于自交系。盐碱胁迫使气孔导度等光合指标均有下降,其中蒸腾速率的降低幅度最大(-42.1%),叶绿素的降幅最小(-25.2%);三个指标的杂交种降幅均大于自交系的降低幅度。盐碱胁迫使玉米抗氧化酶活指标均有所升高,其中CAT活性的升高幅度最大(+23.7%),SOD活性的升高幅度最小(+8.4%),自交系SOD、POD活性的升高幅度大于杂交种,但杂交种CAT活性与可溶性蛋白的升高幅度大于自交系。盐碱胁迫使玉米根系指标下降,除活跃吸收面积外,其余指标杂交种的降低幅度均高于自交系。盐碱胁迫明显提高了玉米形态指标的杂种优势,CAT和可溶性蛋白的杂种优势在盐碱胁迫下升高。但光合指标的杂种优势和SOD、POD活性的杂种优势在盐碱胁迫下降低。玉米根系形态指标在盐碱胁迫下杂种优势降低,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杂种优势略有升高。玉米形态、光合、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根系四个指标的广义遗传力均大于狭义遗传力,这些性状的非加性遗传的作用较突出,建议早代进行选择。地上干物重与叶面积,地下干物重与根长、根体积、根系表面积,叶绿素与气孔导度,比表面积与根尖数,SOD活性与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地下干物重与POD活性,CAT活性与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地上干物重与地下干物重,地下干物重与根尖数,株高与叶面积,根体积与根尖数,蒸腾速率与叶绿素、气孔导度,根长与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根表面积与根体积、根尖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比表面积与POD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根系指标、光合指标、形态指标、抗逆性指标的一系列变化,改变了玉米植株生物量的积累,形成了盐碱胁迫。通过以上指标的动态聚类分析表明B73、郑58和178耐盐碱较好,以B73和郑58为母本和178者为父本的组合综合表现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