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CoV结构蛋白的功能、免疫学特性以及类病毒颗粒粘膜免疫原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fi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4月,SARS冠状病毒(SARS-CoV)被证实是引起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的致病因子。该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及粘膜接触感染,由于其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率,SARS-CoV感染机制及疫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对SARS-CoV的结构蛋白S和3a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研究,对SARS-CoV及蝙蝠来源的SARS-like CoV这两种不同来源的3a蛋白的功能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将这两种不同来源的3a DNA电击免疫小鼠,对其产生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进行了初步评估,为其作为疫苗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此外,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的SARS-CoV的类病毒颗粒,通过腹腔注射及滴鼻免疫小鼠,对其系统免疫反应及粘膜免疫反应进行分析,并对CpG作为佐剂效应进行初步评价。   第一章对SARS及SARS-CoV的基本概念、研究现况与进展及其疫苗研究进行综述,并对粘膜免疫及其免疫佐剂进行了介绍。    第二章作者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出同时表达S和3a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对两个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并通过定点突变八个半胱氨酸对其相互作用位点进行初步探讨。   第三章我们对来源于SARS-CoV以及蝙蝠来源的SARS-like CoV的3a蛋白进行了体外功能研究,对其信号肽、膜结构、亚细胞定位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来源的3a蛋白均定位于细胞膜及高尔基体上;尽管在氨基酸上具有83%的同源性,但其信号肽位点,糖基化修饰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通过DNA免疫小鼠,对其引起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进行探讨。从结果中得知,两种不同来源的3aDNA免疫小鼠后均能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这为种属特异性蛋白作为疫苗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第四章对SARS-CoV类病毒颗粒VLP进行了系统免疫及粘膜免疫原性研究: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纯化类病毒颗粒,添加CpG佐剂后通过腹腔注射及滴鼻免疫小鼠,对其血清、唾液、小肠、肺脏、生殖道和粪样中的SARS-CoV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通过两种不同的免疫途径免疫小鼠后均可在血清中产生相当量特异性IgG,而在滴鼻途径中产生的唾液、小肠、肺脏、生殖道和粪便分泌型IgA都明显强于注射途径。此外,笔者发现CpG佐剂仅在粪样,肠洗液及生殖道样中促进特异性IgA抗体的产生且在粪样及肠洗液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中和试验表明:SARS-CoV类病毒颗粒滴鼻免疫能够在血清、生殖道洗涤液中产生一定量的中和抗体,为SARS-CoV的感染提供一定的免疫防御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非晶硅薄膜晶体管现今已成为适用于大尺寸有源液晶显示器/电视屏的关键器件,对非晶硅薄膜晶体管的特性进行研究和建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a-si TFT器件建模,我们能
当前,电力电子应用越来越广,发展越来越快,并且存在着丰富的非线性现象。DC/D C变换器本身是一个非线性系统,由于其固有的非线性,因而变换器在一定的电路参数条件会展现出丰富的非
由大气CO2浓度升高导致的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大气CO2浓度升高会对植物的生理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本论文以开顶箱(Opentop chamber)法控制CO2浓度,在长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极限应力试验的目的是确定电子元器件的最大承受能力,快速暴露设计和工艺中的薄弱环节,确定主要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本项目选择典型的高可靠性的集成电路作为试验对象,对样品进
移动通信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功能也被集成到移动终端设备之中,同时这些设备也必需符合重量轻、体积小而且功耗低的要求才能满足终端用户的实用需要。因此不可
W-CDMA手机用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是3G手机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主要实现难点是线性和效率的矛盾以及在满足线性要求的前提下大动态范围内的效率控制。本论文针对影响W-CDMA手机功放
光子晶体具有良好的控光能力,被认为是末来光集成回路的基础平台,所以有关光子晶体结构和性质、器件设计、制备方法等的研究都是近年来光集成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基于光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