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对韩国近代小说家的影响——以申采浩、安国善为例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fe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清末民初期间是中国的“启蒙时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也是韩国的“开化期”,此时中韩两国皆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而被迫打开国门,签订了种种不平等条约,从而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此时期正是梁启超流亡到日本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小说观的论文的时期,同时又是韩国文人申采浩、安国善拿起笔来为祖国未来奋笔疾书的时期。他们不是以文学家的身份,而是以政治家的身份书写功利主义小说。他们把小说当成革命的工具,甚至视之为改变整个社会和政治格局的基本手段。本文通过中国近代文人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对韩国近代小说的影响,着手分析了中韩文人在小说观上的交流,尤其是以韩国文人申采浩、安国善为例研究了梁启超对申、安二人的影响。 第一章论述了梁启超与申采浩的影响关系,第一章分两节进行论述,第一节介绍梁启超与申采浩之生平,第二节阐述梁启超与申采浩对小说的认识以及梁、申二人发动的“小说界革命”。第二章是上篇的主体部分,分三节进行论述。第一节研究梁、申二人对旧小说的态度及对就小说的批判;第二节介绍他们的新小说主张——提倡白话小说;第三节则总结了他们对小说感染力的共识。 第三章论述了梁启超与安国善的影响关系,第三章分为两节来论述,第一节的任务是分析梁启超与安国善的影响关系,通过安国善作品的序文以及其他政治著作找出安与梁的影响关系,第二节是比较他们的寓言小说——《动物谈》,《禽兽会议录》。 第四章是结论部分。通过分析找到了梁启超对于韩国近代文人申采浩、安国善在小说观上的影响。虽然鼓吹启蒙、自强的功利主义小说观的生命力并不是很强,韩国政治小说是在1910年签订“韩日合并”条约之后迅速退潮的,而在中国,政治小说在康、梁维新运动时期较为盛行,到了民初几乎是销声匿迹了。但是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是历史转折时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文学环节,它推动了中韩近代文学的向前发展,这一文艺思潮在文学史上是起过历史性的积极作用的。在此章节说梁的“小说界革命”的优点和缺点。
其他文献
期刊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在思想内容和艺术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亦被人们认为是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所以,自问世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一大批作者竞相追
学位
本文以中国现代文艺批评家胡风在抗战时期编辑的两大刊物《七月》与《希望》为切入点,从编辑思路、刊物建制、读者群和战时大后方的出版文化来考察这两大文艺刊物如何介入到
学位
期刊
国民党军统局时代的老特务谷正文,2007年1月25日因多重器官衰竭病逝。曾担任台湾“保密局侦防组组长”的谷正文生前接受香港《凤凰周刊》专访时,抖出当年“克什米尔公主号”
赋是中国文学史上很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文体,有着极其悠远的发展历史和无比丰硕的创作成果,与诗、词、曲并列成为古代文学四大类型。赋在汉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当时最具代表的
前不久看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报一则消息,说一项青年学生“五四知识调查”显示,关于五四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大体情况,在校大学生都能掌握,但对五四运动的具体人物和深层次原 Not
“一个月的时间,我学到了科学养猪技术。回家后我一定要好好干,不但自己先富起来,还要带领群众致富。”这是绿春县农村党员干部脱贫致富技能培训班第二期学员 “A month’s
司马迁说他撰写《史记》是要成“一家之言”,这就明确说明了其撰写《史记》是有其主旨和目的的,而不仅仅是堆砌史料、罗列历史事实和现象而已。本论文在肯定务“为治”(按:为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