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minoma, PHC)是世界最常见且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目前肝癌的化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技术虽有所提高,但疗效仍然不尽人意。近年来,随着实验性肿瘤治疗新方法的深入探索,中医药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崭露头角,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治疗肿瘤着眼于对机体的整体调节,发挥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综合作用,无论是在抑制、杀伤肿瘤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还是改善症状和体征,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潜在的治疗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有目的地对传统中药中的具体有效部位、有效成分进行研究,寻找新的毒副作用小、疗效好的抗癌药物在肝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十分重要。大黄素(Emodin, EM)是大黄、虎杖等多种中药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肝癌、乳腺癌、肺癌、及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抑制和杀伤效应,并可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侵袭、转移。本研究拟观察大黄素在体外对肝癌细胞凋亡及线粒体细胞色素C (Cytochrome C, Cyt C)、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DIABLO (Smac)表达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培养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0、20、40、80μmol·L-1大黄素进行干预,同时设置100μmol·L-15-氟尿嘧啶(5-Fu)阳性对照组,药物作用时间均为48小时。运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al time PCR)检测各组Cyt C及Smac 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细胞胞浆内Cyt C和Sma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黄素干预后的肝癌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增高,活细胞率明显减少(P<0.01),随着大黄素浓度的增加,细胞早期凋亡率呈递增趋势,活细胞率呈递减趋势;Real 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大黄素处理后的肝癌细胞Cyt C和Smac 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强(P<0.05);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大黄素干预组胞浆内Cyt C和Smac蛋白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并且随着大黄素浓度的增高,Cyt C、Smac mRNA和胞浆内Cyt C、Smac蛋白的表达均逐渐增强。结论:大黄素既可促进肝癌细胞Cyt C和Smac的转录合成,又可促进Cyt C和Smac从线粒体膜间隙向细胞质内的释放,通过线粒体Caspase依赖凋亡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