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政策效应分析研究——以农村环境质量现状为例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wi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对我国现有环境政策体系、环境政策对农村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如何对环境政策进行创新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旨在借鉴吸取已有的研究成果之上,提出对我国现有环境政策进行改进的建议,使环境政策体系更加系统而完整,从而对城市和农村环境具有普适性。作者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有:   1.简要介绍了我国和西方环境政策发展过程。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环境保护工作经历了限制、“三废”治理、综合防治和舰划管理四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以政府直接控制为主、市场手段为辅、倡导企业和公众自觉行动的环境政策规定。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经历了起步、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阶段,建立起了环境政策体系框架。   2.对我国现有环境政策体系进行了梳理。详细叙述了我国现有环境政策体系内容,是在环境保护国策和方针指导下的“三大”政策和“八项”制度及三大政策下一个层次的环境经济、环境管理、环境技术、环境贸易、环境产业政策等组成。分析了我国现有环境政策既具有公共政策的普遍特性,也有自己的基本特征。从现有环境政策与经济政策的结合情况入手,得出了环境部门相对经济部门的软弱性、“GNP第一的思想支配着各级领导干部以及部门分割做怪是阻碍两者结合的主要因素。   分析了现有环境政策对农村环境的效应性。我自的环境质量状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并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环境水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等,这与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环境保护机构缺失等诸多因素密不可分。我国现有的环境政策特别是环境污染控制政策是在工业和城市污染的基础上建立的,但由于农村和城市环境特点及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不同,现行的环境政策在我国农村表现出了一系列不适应性。   4.提出了对现有环境政策创新的建议。提出对我国环境政策今后创新的方向是:建立环境政策优先序依据,建议在城市以大气污染控制、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控制为优先考虑领域,农村则以生态保护为重点的环境政策优先顺序;发挥政府在环境保护上的基础性作用,实施环境法规;创建和利用市场,扩展市场手段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建立部分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新环境政策;完善现有环境政策体系,由管制性政策向导性环境政策转变;建立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获得广泛的公众支持等。
其他文献
219年1-12月份国内印刷装备器材进出口总额56.59亿美元,与2018年同期相比,国内印刷装备器材进出口总额增长4.0%.其中,国内印刷装备器材进口24.18亿美元(同比下降4.3%),国内印刷
期刊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农业大国,7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人口达9亿之多。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就这仅有的2%的医疗资源,其80%集中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简称贵州省青基会)2004年和2005年两个成功筹资项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发现贵州省青基会在筹资方式上有较大创新,采取市场化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中央深改组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完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文首先概述了工业厂址选择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多目标决策的基本理论;然后在这些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以宗地为评价的基础单位,根据工业用地的一般要求并结合考虑工业用地定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地方性行业协会在数量上迅猛发展,并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论文选择我国地方性行业协会的权力获取作为切入
期刊
在以知识经济为标志的21世纪,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而人力资源已成为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组织之间展开竞争并取得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作为知识传承和创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为解决贫困家庭生活困难问题而制定的重要社会政策,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性项目,它为维护农村居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建立了最后一道安全网。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