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结构与系统性风险防控的关系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_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进一步加深了对金融监管在防范系统性风险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认识,纷纷加快了金融监管改革的步伐,以降低系统性风险、尽可能减少未来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英国将金融服务管理局划分为金融行为监管局和审慎监管局,前者负责监管金融行为和保护消费者权益,后者为英格兰银行下属机构,履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美国出台金融监管改革白皮书,设立国家银行监管机构和消费者金融保护局。日本更加强调金融厅与央行的合作,中国为加强金融监管协调于2017年设立国务院金融发展委员会,并于次年将银监会、保监会的职责进行有机整合,设立银保监会实行银行、保险市场的混业监管。由于历史背景、经济水平、金融市场环境、政策制定者目标不一致等原因,各国金融监管模式复杂而多样,学界对于金融监管模式的评价大都停留在文字评述、政策建议等定性层面,鲜少有关于金融监管的定量研究,更没有文章将金融监管与系统性风险联系起来,探讨最能降低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监管结构。本文旨在探讨金融监管结构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对于金融监管指标的处理,笔者发展了Masciandaro提出的监管当局集中指数和央行监管参与指数,将二者作为各国金融监管结构的代理指标。具体地,笔者按监管机构的集中程度和央行在监管中的参与程度给各国金融监管模式打分,监管程度越集中、央行的监管参与度越高,两类指数的评分则越高。同时,对于系统性风险指标的处理,笔者在统计了47个国家的股指收盘价作为收益率的代理指标后,测算得出5%分位数水平下非对称的条件自回归风险价值模型能较好拟合各国系统性风险。笔者运用47个国家金融监管、宏观经济与系统性风险的截面数据,采用带robust的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实证得出金融监管集中程度、中央银行对监管的参与程度都与系统性风险呈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一国金融监管越集中、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扮演的角色越重要,越有利于降低一国的系统性风险,从而减少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结果也为危机后各国金融监管模式改革趋势提供了实证和理论说明,中国在未来金融监管改革进程中,应该在目前“一委一行两会”监管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金融市场的混业监管程度,以减少金融创新带来的监管空白和风险、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要继续强调和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问题,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深化国际监管合作。
其他文献
中国的资本市场近些年来发展迅猛,其中股票由于自身的高流动性受到公司和投资者的亲睐,并因此形成和发展股权质押业务。根据WIND数据,截至2018年12月底,A股市场上共有3433家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质押,占A股整体数量超过70%。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总市值为42324.67亿元,质押总股数为0.6345万亿股,两市个股质押比例超50%公司的772家。股票质押规模迅速攀升,股票质押率居高不下。控股股东进行
学位
盈余公告效应(PEAD)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反应不足现象,即盈余公告发布后,盈余公告所包含的盈余信息并没有及时迅速地反应到股价中去,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步地反应到股价中去。表现在股票市场上,就是实际盈余比预期盈余要高的股票会出现股价的一致性向上漂移,而实际盈余比未预期盈余较低的股票会出现股价的一致性向下漂移。媒体报道作为投资者获取盈余公告信息的重要途径,其对盈余公告信息的传播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并进
学位
自2007年中国第一只公司债发行以来,公司债作为中国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得到快速发展,由此衍生出的公司债券的定价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尽管已经有众多学者针对公司债券定价、信用价差影响因素等问题做过深入研究,但现存的公司债信用价差模型仍然不能完美解释和预测信用价差的变化与走势,国内学者更多的是从宏观视角出发研究宏观经济指标与公司债券信用价差的相关性,很少从公司层面出发研究。而随着中国债券市
学位
作为一个不成熟的新兴市场,中国股市长期存在金融异象,市场有效性较弱,传统的金融理论基于理性人假设,不能解释这种现象,对此,引入行为金融学理论中的投资者情绪对于研究中国股市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国A股市场的不断发展,机构投资者的规模和种类不断增加,但是股市暴涨暴跌的现象仍然存在。和以往研究投资者整体情绪不同,本文着重研究机构投资者情绪是否会对股市收益产生影响,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
学位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在两年时间里愈演愈烈,发展成全面性的金融危机,并且逐渐渗透至实体经济,最终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这场金融危机带给监管部门很大的警示,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缺乏对机构间关联性的考虑,而针对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由此产生并在2016年正式成为金融监管的主要模式。银行体系作为中国金融系统的主体在防控系统性风险上具有关键地位,商业银行之间相互渗透的交易业务使
学位
多数学者的研究表明,国有企业存在效率低、资源闲置、监督管理不足、用工成本过高、产权结构不清晰等问题。而将国有企业民营化则可以带来业绩水平提升和经营效率的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所有权转移对企业业绩并没有太多帮助,只有实现控制权民营化才能更有效地提升企业绩效水平。而过去文献对于控制权变更的衡量,多是采用实际控制人变更、第一大股东变更等反映所有权变更的变量。董事会作为公司重要的经营决策机构,与企业生产经
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增长转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经济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推力之一,而科技创新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因素。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单元,其创新的活力与动力是整个经济创新与发展的内在决定因素。随着资本市场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股票市场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日渐重要的角色。在股票市场上,分析师作为重要的信息中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分析师能够提升资本市场的
学位
国内金融市场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重要的子市场,同时也是构成国际金融体系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发展成熟且稳定的金融市场,是实现不同经济主体、不同层次融资需求的重要保障,甚至对整个金融体系乃至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起到重要影响作用。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金融市场在近些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资本市场也逐渐趋于完善,形成了以银行业为主导,券商、保险、基金、信托等多元化金融机构相
学位
近些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相关规章制度也逐渐完善。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发展经验可以知道,随着资本市场日趋完善,机构投资者在所有投资者中渐渐占据主导地位,其在证券市场中发挥的作用也愈加凸显。股东积极主义认为机构投资者由于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雄厚的资金和专业的管理团队,在进行价值投资、参与公司治理时会提升企业价值。但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表明机构投资者也并非是完全的“理性人”,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多数机
学位
近年来,股权质押已经逐渐成为了中国金融市场上越来越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兴融资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股权质押这一行为在为控股股东提供融资便利的同时,也使控股股东面临着控制权转移的风险。与此同时,国家大力鼓励创新,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无论是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对企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的生存和长远持续发展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来说,加大创新力度,提高自主创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