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多亚学派和张载分别作为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他们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人生哲学的方面十分突出,对后世的影响也相当深远。笔者通过对斯多亚学派和张载思想的学习和研究,发现二者的人生哲学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共性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西方哲学理论的比较和认识,也有助于我们从整个中西方文明的大视角去把握和认识人类理想的道德生活蓝图。文章首先对斯多亚学派和张载哲学发展的社会背景,对他们人生哲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研究和对比。斯多亚学派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主要是在古希腊罗马的时代,是古典希腊衰落和希腊化开始的时期。张载生活在北宋初期,当时的北宋内忧外患,整个社会也是积贫积弱。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他们建立起自身的哲学体系,力图为社会和人类的发展提供一种人生的指引。斯多亚学派和张载的人生哲学都是建立在各自的宇宙论基础上,斯多亚学派坚持宇宙决定论的观点,他们接受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认为宇宙的运行发展是根据"神"或"自然"的安排。张载则提出"气"一元论的宇宙观,认为天地尤物都是从"太虚"之气中生成而来。其次,斯多亚学派的人生哲学肯定人作为一种"理性"的存在,相信人是有别于他物的,他接受了"神"赐予的"理性",自然的发展都是"神"的安排。符合神圣的自然法的要求,过一种"德性"的生活,在斯多亚学派看来,德性是生命中的唯一有意义的东西,他们强调德性的生活就是顺从自然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可以让人的内心保持一种安宁的状态。张载的人生哲学是依托他的"气"一元论建立起来的,他认为万物都是由"气"生成,人性也是根据"气"而来。他别分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来解释善恶问题,要求人们通过"大其心"和"穷理"等方法加强自身的"德性之知",实现对"天地之性"的复归,实现"天道"与"人道"的结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再者,斯多亚学派主张"人生而平等"和"顺从自然"的哲学思想,张载在其《西铭》一文中则明确地提出了"民胞物与"和"存顺没宁"的思想。二者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尊重和维护人和自然和谐的发展关系,也强调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平等的社会关系。这些积极的思想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们主张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下,人应当保持一种顺事安宁的心境,用一种德性的、理性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追求一种和谐自足的生活态度。研究中,笔者发现斯多亚学派和张载的人生哲学中确实也存在一些局限和不完善的地方,通过进一步分析,笔者也找到了这些局限产生的缘由,并逐一进行了剖析和解释。最后,笔者通过对斯多亚学派和张载人生哲学的对比,发掘出他们积极的人生哲学思想对我们现实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并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两个层面进行评述。笔者结合斯多亚学派和张载哲学的时代背景和二者人生哲学的理论基础,梳理他们人生哲学理论的发展脉络,把握二者人生哲学的内涵,提炼出他们共同保有的积极的人生哲学思想,分析出这些积极思想存在的局限和现实意义。此篇论文是笔者不太成熟的学术成果,通过对中西方两个代表性的哲学流派、哲学家的伦理思想进行考察研究,对比二者在人生哲学方面的积极内容,力图为中西方伦理思想的理论构建增砖添瓦,也试图给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提供一份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