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胺基-2(5H)-呋喃酮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ttwytp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有机含氮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如生物碱;有些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氨基酸等。2(5H)-呋喃酮它作为一个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含有该结构单元的化合物一般具有抗菌、杀菌、抗炎、抗癌等广泛的生理活性。因此,利用含氮化合物合成具有2(5H)-呋喃酮结构的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以呋喃甲醛为起始原料,合成中间体5-烷氧基-3,4-二卤-2(5H)-呋喃酮(1a-1d),再分别与不同的含氮化合物(如氨基酸酯、仲胺、邻苯二胺等)进行串联的迈克尔加成-消除反应,合成了31个目标化合物,并通过IR、UV、1HNMR、13C NMR、MS、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等手段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与表征。   首先,探讨5-烷氧基-3,4-二卤-2(5H)-呋喃酮(1a-1d)分别与五种氨基酸酯(甘氨酸甲酯、L-亮氨酸甲酯、L-丙氨酸甲酯、L-苯丙氨酸乙酯、L-异亮氨酸甲酯)的迈克尔加成-消除反应,得到 17 个新的目标化合物。   第二,在研究5-甲氧基-3,4-二卤-2(5H)-呋喃酮与邻苯二胺化合物反应时,由于催化剂预处理没处理好,里面混有少量二乙胺,我们发现二乙胺优先于原料发生反应,经过反复尝试,我们未能得到预期产物,却得到了5-甲氧基-3,4-二卤-2(5H)-呋喃酮与仲胺发生的串联不对称 Michael 加成-消除反应产物。于是,研究了5-烷氧基-3,4-二卤-2(5H)-呋喃酮(1a-1d)和仲胺(二乙胺、二异丙胺、二丙胺)的迈克尔加成-消除反应,得到了 12 个目标化合物。   第三,在研究5-烷氧基-3,4-二卤-2(5H)-呋喃酮(1a-1d)和仲胺反应的基础上,改进实验方案使手性源 5-(S)-(l-孟氧基)-3,4-二卤-2(5H)-呋喃酮(1c-1d)与邻苯二胺类化合物反应,合成出2个新的化合物。   最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对所合成的大部分化合物进行抗 A549(人肺腺癌细胞)生物活性测试。实验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癌生物活性。
其他文献
硫醚类化合物在农药、医药中间体和材料合成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同时,C-S键的构建是有机合成领域关注的重点之一。寻找更加绿色、高效的C-S键生成反应体系也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以苯硫酚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开展了与2-萘酚、吲哚、邻苯二胺等反应合成芳基硫醚类化合物的研究。其内容如下所示:1.在碱促进下以芳基硫酚和2-萘酚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的1-芳基硫醚基-2-萘酚衍生物。这类反应
学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文在综述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在室温的条件下,选择油酸作为稳定剂,分别制备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纳米发光材料,CdSe纳米棒和稀土掺杂钒酸盐(YVO4: Eu3+)。 
学位
PVDF凭借其优良的耐候性、抗腐蚀及良好的介电性能等诸多优良特性使得其近些年来受到科研人员的高度关注。本文利用纳米蒙脱土(MMT)及纳米二氧化硅复合微球与PVDF进行共混,采
随着“微博”的不断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关注到“微博”传播的力量。“微博”传播的特征为专业新闻媒体带来了不少挑战,也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要求专业新闻媒体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采用改进的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LaMn03中A、B位元素被铜离子部分取代的La1-XCuxMn03和LaCuXMn1-xO3两个系列催化剂体系;用机械混合、研磨焙烧的手段制备了不同HZSM-5含量的La0.
学位
避雨崖给人的想象空间和发挥空间都很大,可以崖内避雨、崖下泛舟、崖上独钓、崖上观景。对于这块三江石,藏家选择了崖内对酌。该石石形浑厚稳重,石肤略带斑驳,给人沧桑古朴之
期刊
本文通过花粉酶解破壁动力学实验对花粉酶解破壁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的分析和ICP-MS测定破壁前后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较说明了复合酶解破壁方法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