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用否定是语用学关注的重要内容。前人大多讨论语用否定和语义否定的区别,但直接对语用否定的研究不够系统深入,且在多方面存在分歧,包括:语用否定的总体分类、语用否定的次类划分、汉英语用否定的异同、汉英语用否定的应用等。语用否定是指在一定语境中,为适合当前需要或达到特定目的、通过特定手段而否定话语“适宜条件”来表达某种隐含或潜在的否定意义。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并通过语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语用否定可分为语用前提否定和含意否定。并进一步提出,汉英语用前提否定的次类均可分为否定特指意义、否定或转移话题、出现对比重音等类型;汉英含意否定的次类均可分为对应项程度或信息增加、对应项风格或色彩不同、对应项语音或语法差异等类型。汉英语用否定既有相似又有差异。二者的相似性体现在:对应项内容增加类的汉英含意否定使用频率近似。这可能是因为汉英含意否定都具有设置悬念功能。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汉英语用否定的共性是以言谈双方共同的认知范畴为基础的。两者的具体使用差异体现在:就语用前提否定而言,英语中特指否定使用频率比汉语的明显偏高。这可能由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表达一般更具体、更直接,所以特指否定类相对较多。在含意否定中,对应项程度增加类的汉语使用频率明显比英语高。这可能和汉英母语者文化背景差异有关。汉语本族语者通常不会完全否定一个人的话,更倾向于在言者原先内容的基础上稍作修改,这样可以更加保全对方面子。总体而言,汉英语用否定的具体使用差异源于二者不同的语言认知方式。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上,语用否定研究能加深对前提和含意的理解,对语用学理论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实践中,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汉英语用否定的异同分析和比较能促进教师对照讲解,有助于学生更准确理解语用否定;在汉—英翻译中,译者首先需要鉴别源语是否属于语用否定现象,若源语为语用否定,虽然此现象可翻译为其他形式,但根据翻译的忠实原则,译者需将其译为语用否定;而且,汉英语用否定现象大多可译为“A+B”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