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农村的生产力,其主要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在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贯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条主线,也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农村城镇化的一条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有载体,这些载体就是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农村市场中的农民经济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资源优势转变成市场优势,必须最大程度地依靠各种类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济人对区域资源进行有效、合理地组织和整合。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玛纳斯县农民组织形式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及对策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玛纳斯县农民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农民组织更好地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全文首先阐述了农民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关系及其相互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提高农民组织化,农民组织化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选择,农业产业化与农民组织的有机结合,对农业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第二,在介绍玛纳斯概况与玛纳斯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玛纳斯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民组织形式主要有农户自组织、农村经纪人+农户、村委会+农户、大户+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农业协会+农户等6种形式,并指出玛纳斯县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农民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认识不到位,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组织运转效率低,规模小,农民组织建立不规范,组织流于形式化,农民组织对农民缺乏吸引力,缺乏可持续发展,农民组织与龙头企业谈判能力弱等问题。第三,从宏观环境约束、农民自身约束和农民组织形式约束分析玛纳斯县农民组织发展制约因素。第四,分析玛纳斯县各类农民组织形式对农业产业化的正面与负面影响,其中正面影响包括农民组织对玛纳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保障作用,通过农民组织实现玛纳斯的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最后,提出完善农民组织,促进玛纳斯县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对策建议,通过加强培训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加大金融机构对农民组织的支持力度,完善市场经营机制,健全组织管理机构与服务机制,建立企业带农惠农利益联结的新机制等措施,促进玛纳斯县农民组织健康发展,从而最终推动玛纳斯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