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保障性住房准入、退出机制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gge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是继解决十三亿人口“温饱”问题之后出现的又一重大经济社会问题。本文从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现状着手,提出通过基于PPP模式建设政府和民间资本共有产权的“青年公寓”,解决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并从政策、制度上加以完善和落实,文章重点分析和研究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保障性住房的准入、退出制度。文章从进入对象自身条件、支撑条件分析,确立进入者的优先顺序,并进一步阐述了对设立机制的监督管理措施,以保证机制的有效约束性。   首先文章研究了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保障性住房准入、退出机制设计理论方法。在阐述激励机制设计和博弈论应用的基础上,构建了激励机制设计的博弈模型,并针对准入退出影响因素较多这一情况提出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机制综合设计。   其次文章通过结合住房资源分析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保障性住房准入机制设立的重要性,在研究大学毕生群体社会属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准入机制影响因素。再次在准入机制设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退出机制设立的重要性,以及参考国内外保障房退出机制的设立,提出了针对入住者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退出方式,并对于一般入住者建立了梯度加租模,设计了完整的退出程序。   最后文章在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保障性住房准入、退出机制设立的上,通过对笔者调查的典型样本进行了案例分析,在申请者样本介绍及申请者各个因素的综合介绍的基础上,对典型样本具体的准入、退出状况进行分析。此外笔者通过南京具体实施政策结合本文理论研究对于保障样本准入、退出的有效性提出了实际可行性政策。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在当今形势下尤为重要,强化校本培训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校长作为学校所有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更应该以领航者、策划者、参与者等角色
教学活动不是简单的新知识传授,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教学活动应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很好的了解、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熟悉、钻研教材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中职体育教育者不断尝试使用新的教学策略,以更有效的方式指导中职体育教学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成熟的今天,中职体育教学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信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机电一体化专业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自我学习的意识,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日益凸显,他们的课外阅读现状令人堪忧.作为农村教师,应结合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制定出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学方案,从而培养他们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形势瞬息万变,企业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就必须从自身的研发、销售、生产和采购等诸多方面寻求突破,在管理上挖掘潜力,以求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统计表明,采购成本在企业、尤其是在制造型企业的经营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提高采购决策水平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使其能够面对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是制造型企业运作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创造价值
新课标强调,初中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充分强调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以确保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探究中.然而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仍有大多数的教师在科学课程的教学
很多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养成不良的书写习惯,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影响一生的发展.教师要对症下药,规范书写,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