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系统同步的低功耗FPGA实现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kjhnng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TE(长期演进)作为3G向4G演进的主流技术已得到了越来越大的关注,其相关产业也迎来了新的时代。在LTE系统中,同步技术是接收终端正确恢复基站数据的重要手段。本文对LTE系统同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现有同步检测算法在硬件实现上的复杂度和性能提出改进。采用分段时域相关算法对LTE系统下行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进行滑动相关检测,并设计FFT模块来完成同步信号在时-频域间的变换。本设计利用Xilinx公司的Virtex7系列FPGA芯片来搭建硬件平台,首先找到主同步信号所在OFDM中的起止位置,再依据CP类型确定辅同步信号位置,最后快速准确的识别出小区ID,实现UE与基站间的时频同步。同步算法在硬件中的实现采用Verilog HDL进行建模。功能仿真、逻辑综合、RTL级实现均由Xilinx软件工具ISE完成。通过改进同步算法和优化Verilog代码的编写以减少FPGA上的资源占用,从而有效降低终端芯片的功耗。最后,利用Matlab和ChipScope对同步系统进行联合仿真和板极信号抓取,并对比软件仿真与硬件实现结果。结果表明,本课题顺利的实现了LTE系统的同步任务与资源优化,同时降低了硬件实现上的复杂度和功耗。
其他文献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线性与非线性模型反演方法(Fukuda-Johnson, F-J)已广泛应用于地球物理模型的线性-非线性参数反演。但F-J方法的反演结果可能受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采样(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经验参数选择的影响,而反复调试合适的经验参数需耗费大量计算时间。对线性与非线性模型进行线性化后,也可以利用迭代最小二乘方法反演,但该方法难以选择合适的初始值。
针对当前岛屿自动综合算法使用的Voronoi图在表达岛屿密集程度时存在缺陷,从而导致选取结果难以满足生产实际需要这一现状,提出一种利用缓冲区动态生长模型进行岛屿选取的自动选取方法。首先,从原理上分析了Voronoi图表达空间数据密集程度的缺陷,并设计了能克服此缺陷的缓冲区生长模型;然后,定义了距离矩阵、岛屿缓冲区标识和增长因子,构建了缓冲区生长模型;最后,通过对模型的动态构建和更新实现了岛屿的自动
为了适应现代卫星的高精度、高可靠和轻量化发展需要,姿态控制系统对飞轮电机的输出力矩平稳性、效率、质量、可靠性、体积等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对飞轮电机极对数、转矩
近年来“无线体域网”(WBAN,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正在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WBAN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通过与生物传感器及通信工程相结合,构成生命信息获取、处理、传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包含丰富的土地利用类型信息,针对单一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特征信息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结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特征级联的分类方法。首先,选择CaffeNet(convolutional architecture for fast feature embedding)、VGG-S(visual geometry group
城市地下电缆工井是发挥城市功能和确保城市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但地下管线结构复杂、信息量大,对其进行三维显示、管理与分析具有一定的难度。激光雷达技术出现后,因其快速、不接触、高密度、高精度等特征,被逐步应用于建筑物逆向重建,基于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地下电缆工井三维重建也逐渐成为主流方法。提出了一种针对具有孔洞的地下工井的三维模型拓扑重构算法,以地下工井三维激光点云为数据源,建立具有孔洞的地下工
无线数据传输是指终端和监控中心通过无线网络的方式进行数据通信。本文以ARM处理器S3C2440A为核心搭建硬件平台,选用Linux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实现了基于CDMA网络的无线数据传
随着移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移动机器人正在逐步进入社会的很多领域,如探险,军事,排雷,防污染等对人类比较危险的领域,体现出了很大的优势,受到了各国科学家
随着高速数据通信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未来通信将逐渐走向高频化、宽带化。光纤射频传输(Radio Over Fiber,ROF)系统充分结合了光纤和高频无线电波传输的特点,能实现大容量、
随着双目视觉、深度摄像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物体表面的离散数据获取技术越来越成熟,因此,三维离散点云逐渐成为多领域的处理对象,而基于离散点云的三维重建技术逐渐成为了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