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白芷根际AM真菌生态学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mm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M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是自然界分布广泛的一类土壤微生物,目前已知的大约90%以上的高等植物可与AM真菌形成丛枝菌根。AM真菌与植物共生后,能够促进植物对矿质营养和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改善植物营养状况、增强植物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加快移栽苗成活速度、提高植物产量和效益。本文研究了河北安国市道地药材白芷根际AM真菌种类和生态分布,土壤理化性质(pH、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与AM真菌侵染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3个AM真菌接种白芷,测定抗旱生理生化指标,揭示AM真菌对宿主植物抗旱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在安国白芷主产地,AM真菌资源丰富,已鉴定出11种,分布于3个属,即球囊霉属(Glomus)、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和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其中摩西球囊霉(G. mosseae)分布最广,孢子数量最多,为优势种。2.在自然条件下,AM真菌易侵染白芷根系,并与之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平均总定殖率为50.41%,侵染方式主要是泡囊和菌丝。3.AM真菌不同结构定殖率和孢子密度与样地生态条件密切相关。AM真菌不同结构定殖率在齐村最高,孢子密度在郭北庄最高,采样深度对孢子密度和定殖率有显著影响,在10-20cm或20-30cm土层出现最大孢子密度;AM真菌定殖率在0-10cm或20-30cm土层有最大值。总定殖率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孢子密度与土壤速效N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与泡囊定殖率呈显著负相关。菌根定殖率与孢子密度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4.盆栽试验证明,在土壤灭菌条件下接种AM真菌后,促进了白芷生长。接种AM真菌能够明显促进白芷植株生长,植株生长量显著提高,尤其是根部生长量。5.接种AM真菌提高了植株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叶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叶片超氧化物岐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从而提高了植株抗旱性。6.本项试验可为充分利用AM真菌资源进行白芷菌根化育苗和生产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作为优良的药物载体,多年来脂质体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然而物理化学不稳定性以及控释效果不理想一直制约着脂质体在临床上的应用。为了提高脂质体的稳定性和控释性能,本论文采用一种新型材料——联乙炔聚合类脂体(以下简称聚合类脂体)作为药物载体,以紫杉醇为研究对象,对聚合类脂体的药物缓控释性能进行了研究。聚合类脂体通过薄膜水化法与紫外光照射引发的光交联反应相结合的方式制备得到。粒子的尺寸、形貌及粒径分布通
抗生素滥用导致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对医疗和畜牧业产生较大影响,开发新模式的抗菌药物成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抗菌肽能够作用于细菌的细胞膜使其发生裂解,导致细胞死亡,不容易产生耐药性,而且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以成为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但已知抗菌肽大多数是天然分离的,不仅含量小,成本极高,而且有些天然抗菌肽对细胞有一定毒性,不利于抗菌肽在临床和畜牧业的应用。很多学者致力于研究人工合成抗菌肽、提高其生物
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类苏氨酸/酪氨酸双重特异性蛋白激酶,位于MAPK级联信号途径的最下游,可以直接作用于下游靶基因,引起体内的生理生化变化。MAPK级联信号途径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非生物胁迫响应(干旱、高盐、低温等)以及生物胁迫响应(病虫害)等,因此研究MAPK在逆境胁迫下的功能对植物适应逆境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能够选择性地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组织细胞基本没有毒性,因此成为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热点。TRAIL一旦正式投入使用后,必然需要
本试验通过测定玉米叶片组织中的SOD活性、MDA和ROS含量,并通过采集玉米幼苗组织的红外光谱,并分析玉米幼苗蛋白质、核酸及脂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变化趋势,探讨镉(Cadmium,Cd)胁迫对
近年microRNA的研究成为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而miR-124是一种神经系统系统特异表达的miRNA。miR-124在各物种中保守的存在并且有文献报道,它可能参与神经发育的调控。本文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在于真核生物mRNA是单顺反子结构,而原核生物mRNA是多顺反子结构。自从Kozak等提出了扫描机制模型后,这种起始方式就成为了真核生物m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