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籍景德镇窑工的初步探源及其发展

来源 :景德镇陶瓷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angxiao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瓷器不仅是中国的伟大发明还是古代文明的重要象征,“瓷都”景德镇就是杰出代表。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独领风骚,极大的受到今人推崇,国际藏家、收藏市场无不以拥有一件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而感到骄傲。精美的瓷器由窑工烧造而成,景德镇窑工中都昌籍人士占绝大多数,且对景德镇制瓷业、经济和社会秩序影响很大。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和历史事件的梳理,结合田野考察,认为历史上的“军窑”与都昌籍人士介入景德镇窑业有直接的关联。元明“鄱阳湖之战”后,大批明军中的都昌籍军人参与到繁重的御窑烧造中,从以体力为主的原料制备——“白土行”起步,逐步学习制瓷技术。进入清代早中期,逐渐掌握了窑户坯房的技术关键,成长为景德镇窑工匠中的主力军。在都昌人的不断努力下,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几乎都出自都昌人之手,为此都昌人对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也在景德镇取得了极高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昌帮在景德镇称雄称霸,进而被载入史册。景德镇瓷业衰败的重要原因:①西方因工业革命的发展,机械被大量用于制瓷领域,大大降低了制瓷成本,物美价廉的洋瓷,市场竞争力强,充斥着我国市场,景德镇瓷器的市场份额锐减。②景德镇制瓷业因受近代战争的影响,生产上频频受阻。③制瓷业的风险性提高,很多都昌窑户将利润由制瓷业转向土地,还有一些窑户把财产转移到自己的故乡,为家乡人民做些好事、干些实事,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并强化了封建宗族。用于景德镇瓷业技术创新和改进的资本就大大减少,从而阻碍了景德镇制瓷业的创新与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复诊频率对在互联网+共同照护门诊就诊超过2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所有于2018年第一季度、第四季度及2019年第四季度均在
脓毒症常合并糖代谢紊乱,导致病死率增加。笔者通过阐述脓毒症糖代谢紊乱的发生机制、控制措施及目标,为脓毒症患者血糖控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