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Cl负载松针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westbul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渐加剧,目前对于去除水中污染物应用最广泛的是光催化降解法。在广泛应用的光催化材料中,BiOCl稳定性较好且无毒,具有特殊的层级结构和电子特性,在治理环境中染料废水污染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是BiOCl的禁带宽度较大,不能在可见光下被激发,易团聚分散性差等缺点。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改性研究。在众多的改性方法中,与电子受体材料相耦合是比较常见的方法,生物炭就是近年来研究较热的电子受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子传导性,可提高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同时,由于其丰富的孔隙结构及较大的比表面积,在催化剂载体方面也被广泛研究,因此,将生物炭与BiOCl相结合应用于光催化领域中将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BiOCl/C催化材料进行了改性修饰,具体研究如下:首先,将松针进行预处理后通过管式炉煅烧制备成松针生物炭,经盐酸处理后用甲苯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制成改性松针生物炭。然后以甲醇为溶剂,用溶剂热法制备花状BiOCl,再与改性松针生物炭通过管式炉煅烧进行复合,得到BiOCl/C二元复合材料,通过调整BiOCl与C的质量比来确定光催化降解效率最好的BiOCl/C复合材料。通过SEM、TEM、PL等分析测试手段对BiOCl/C复合材料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在紫外光下对RhB溶液进行光降解实验得出结论,BiOCl与C的质量比为3:4的BiOCl/C复合材料对RhB溶液展现出最佳的光降解效率,并通过机理实验提出了BiOCl/C复合材料降解RhB溶液的光降解机理。但由于其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降解效率不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改性研究。其次,通过在紫外光下光催化还原制备了Ag/BiOCl复合光催化剂,然后通过管式炉煅烧制备了Ag/BiOCl/C三元复合光催化剂。其中Ag:BiOCl:C的质量比为0.75:3:4时的复合光催化剂在光催化降解实验中显示出了最好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同样通过SEM、TEM以及电化学测试等分析测试手段对Ag/BiOCl/C三元复合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机理探讨实验提出了Ag/BiOCl/C对RhB溶液的光降解机理。该复合光催化剂利用了贵金属Ag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Ag作为电子供体,BiOCl作为电子传输媒介,而生物炭作为电子受体,提升了在光降解过程中光生电荷载流子的分离效率,提高了Ag/BiOCl/C的光催化性能。最后,先合成出AgCl/BiOCl异质结复合光催化材料,然后在紫外光下进行部分还原后得到Ag/AgCl/BiOCl复合光催化剂,再通过管式炉煅烧即可得到Ag/AgCl/BiOCl/C四元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条件下,通过Ag/AgCl/BiOCl/C对RhB溶液进行光降解的实验得出结论,Ag/AgCl/BiOCl/C(S3)样品展现出了最好的降解活性。在进行了SEM、XRD、TEM、XPS、EDS、PL、DRS、电化学测试等表征及机理探讨实验后,提出了光催化降解过程的机理。该光催化剂中AgCl与BiOCl之间形成了异质结,当有可见光存在时,利用贵金属Ag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作为电子供体,产生的激发态电子通过AgCl和BiOCl转移到作为电子受体的导体的生物炭上,加强了光生电荷载流子的分离。这一系列的作用使该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区的光响应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进一步提高了对太阳光谱中可见光的利用。
其他文献
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与不同使用浓度下,多肽酶与磷酸二氢钾对芝麻不同生长性状的影响。通过调查芝麻叶绿素含量、株高、果轴长、单株蒴果数、千粒重等性状分析得出,30%多肽酶
集体记忆在技术中介传播的语境下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特征。本研究通过对1 568名中国互联网民的网络调查,发现国家性正面事件更多地被民族主义程度较高的网民所选择,国家性负
科技日报东京10月21日电 (记者陈超)近日发表在英国网络杂志《科学报告》上的研究成果表明,由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山野惠美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通过代谢组分析发现,原因不明疾病慢性
报纸
农田污水中含有各种低浓度污染物,其中,氨氮以及农药的情况最为严重。本课题制备了具有高光催化活性的TiO2以及TiO2/生物炭复合材料,通过模拟废水实验,研究了两种材料对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