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黄酮类化合物清除活性氧及抗氧化能力的评价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yueer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外界环境及人体自身新陈代谢,生物体内不断产生活性氧,它们化学性质活泼,参与部分生物功能,然而过多的活性氧会损伤细胞,引发一系列疾病。当体内防御活性氧体系失去平衡时,适时从体外补充具有活性的抗氧化剂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开发及评价一系列安全、价廉、高活性的抗氧化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迄今为止已从天然产物中发现了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大多数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理和药理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的很多药理作用与其抗氧化活性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关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对其进一步地开发利用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综述部分以近几年有关抗氧化剂及其抗氧化能力评价的文献为基础,简要介绍了活性氧(ROS)、黄酮类化合物以及几种不同的抗氧化能力的测定方法,并对这些方法做了比较。   本文的实验研究部分以四种黄酮类化合物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它们抗氧化活性的大小,并且探讨了结构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过氧化氢是生物体代谢过程中产生最多的活性氧,过量的过氧化氢会进一步反应生成毒性和活性更强的羟自由基,从而对生物体的细胞膜、蛋白质以及DNA等造成损害。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有效地清除体内过量的过氧化氢,因此,研究黄酮类化合物对于过氧化氢的清除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使用H2O2-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系统地测定了白杨素、芹菜素、木樨草素和山萘酚对于H2O2的清除能力,并根据半数清除浓度Ec50值对清除能力进行了比较,探讨了清除能力与结构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除了芹菜素对化学发光体系有增敏作用以外,另外三种被测的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过氧化氢的能力的强弱顺序为山萘酚>木樨草素>白杨素,它们的Ec50值分别为1.2×10-6、4.7×10-6和2.3×10-5mol/L。根据实验结果,结合一些量子化学的计算结果,可以证实,在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C环3位的取代羟基活性最强,B环3’、4’位的取代羟基活性次之。   (2)羟自由基是人体内破坏力最强的活性氧,黄酮类化合物作为性能良好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可以帮助清除体内过多的羟自由基,使羟自由基在体内的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本文采用Fenton体系作为羟自由基的生成体系,利用对苯二甲酸作为荧光探针对反应体系中产生的羟自由基进行定量。同时,测定了白杨素、芹菜素、木樨草素和山萘酚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比较了这四种被测的黄酮类物质清除能力的大小,研究了其清除能力的构效关系。测得的白杨素、芹菜素、木樨草素和山萘酚的Ec50分别为8.4、7.1、6.8和5.0×10-8mol/L。测试结果表明,黄酮化合物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的强弱是其分子中一些关键的结构协同作用的结果,对清除能力起主要作用的结构为C环3位的羟基和B环上的羟基结构。   (3)总抗氧化活性(totalantioxidantactivity,TAA)是物质清除不同的自由基的有效和,物质在体内起作用的正是其总的抗氧化能力,测定抗氧化物质的TAA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使用DPPH法和ABTS法对于白杨素、芹菜素、木樨草素和山萘酚的有机相和水相中的总抗氧化活性(TAA)进行了测定,通过两种方法数据的相互比较,推测四种黄酮类物质抗氧化的构效关系以及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B环上的酚羟基表现出较强的反应活性,而C环上3位的羟基的存在也使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比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4)使用荧光法研究了铽离子与2-羟基对苯二甲酸(2-OHTPA)在碱性条件下的配合作用,发现2-OHTPA能够与EDTA和Tb3+形成Tb3+-EDTA-2-OHTPA三元配合物,该配合物(λex=330nm,λem=557nm)的光谱较2-OHTPA本身的荧光发射红移了122nm,这样可以避免某些物质光谱的干扰。本实验根据此现象建立了测定羟自由基的新方法,并且使用此方法测定了γ-山竹黄酮(γ-MAG)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当2-OHTPA的浓度在6×10-8~4×10-6mol/L的范围内时,其荧光强度F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0,本方法的检出限为4.6×10-10mol/L。使用本方法测定γ-MAG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9.2%。  
其他文献
林可霉素是利用林可链霉菌发酵生产的高效广谱抗生素,作用与红霉素相似,对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好作用,特别对厌氧菌、金葡萄球菌及肺炎球菌有高效抑制作用。由于林可霉素盐酸盐副作
在有机合成中,亚甲基桥联的双1,3-二羰基化合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间体或构建骨架。杂环化合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在自然界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所有含氮六元杂环中吡啶类化合物因其在医药,农药,食品添加剂等众多方面表现出来的巨大价值,吸引着众多化学家不断探索符合绿色化学规则的全新的合成方法。我们以1,3-二羰基化合物,DMSO和铵盐三组分为原料,在酸的催化下实现了无过渡金属催化氧化甲基化反应/Hantzs
近些年杀虫剂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突破是作用于鱼尼丁受体的新杀虫剂的开发。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anthranilic diamides)即为其中一种,美国DuPont公司于2000年发现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