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乳源瑶族自治县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绿色食品示范县”的构想,得到了国家和广东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批准创建“绿色食品示范县”的县。实践表明,创建“绿色食品示范县”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被一些专家称为“乳源模式”。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研究法分析创建活动对乳源农业发展产生的效果,并从理论层次上阐述这种农业发展模式的本质和作用机理。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提出选题的意义在于:一是丰富和发展绿色农业发展理论,二是提供绿色农业的具体实践模式。第二部分介绍了乳源瑶族自治县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历史农业概况。提出乳源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虽然进入90年代后,采取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展农业招商、科学合理布局、狠抓农业龙头企业、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农民素质等措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农业经济压力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技术水平低、农业生产投入少、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体制不健全等。第三部分介绍了乳源创建“绿色食品示范县”的指导思想、内容、目标、步骤和目前进度。指导思想为:发挥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创建绿色食品经济强县,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内容包括: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信息、营销、管理和检测等监督、服务体系建设等。第四部分分析创建“绿色食品示范县”对乳源县农业发展产生的效果。得出实施创活动在推进农业生产力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强化农业生产管理、服务和营销体系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第五部分主要从理论层次上对创建“绿色食品示范县”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提出创建“绿色食品示范县”发展模式是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的具体实践模式。其主要作用方式为:项目计划式、企业牵动式、农业开发适和科技下乡式。主要是通过转变观念、提高科技水平、增加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化、转变增长方式、催生行业组织和龙头企业等方面产生作用。第六部分提出创建“绿色食品示范县”发展模式在促进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方面效果不显著,认为这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创新点归纳:1、明确创建“绿色食品示范县”发展模式是绿色农业的具体实践模式;2、提出创建“绿色食品示范县”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探讨其本质、特点和目标。提出创建“绿色食品示范县”发展模式本质上属于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产生于国际国内均大力提倡和发展可持续农业的背景下,但有别于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主要特征包括:开放性、持续性、高效性、标准化、具体性和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局限性。具体目标包括:确保农产品安全、确保生态安全、确保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3、探讨了创建“绿色食品示范县”发展模式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制。作用方式包括:项目计划式、企业牵动式、农业开发适和科技下乡式。主要是通过转变观念、提高科技水平、增加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化、转变增长方式、催生行业组织和龙头企业等方面产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