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二十四部正史中,由欧阳修主编和独撰的就有两部,其中《新五代史》最足以代表欧阳修的史学思想。然而以往对欧阳修的学术研究多集中在文学方面,史学思想仅仅作为其学术成就的一个侧面出现,尚未得到专门的研究,可以说是史学史研究的一个空白。笔者以《新五代史》为突破口,力争对欧阳修的史学思想进行全面的整理。为此,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章主要探讨《新五代史》撰写的社会、学术背景和欧阳修的哲学、政治思想,为研究《新五代史》的产生搭起客观的学术平台。通过儒学复兴运动下欧阳修对《易经》、《春秋》的理解以及“正统论”的阐述,抓住了贯穿《新五代史》的哲学、政治思想主线。通过《新五代史》私家撰述的性质、新的研究方法的分析论证其最能代表欧阳修的史学思想的原因所在。 第二章、第三章主要分析《新五代史》的史书体例、史料来源及史料价值,运用比较的手法,探讨《新五代史》的体例创新之处、取材笔记小说的倾向性所在,通过新旧《五代史》内容的比较,从宏观的角度得出《新五代史》的史料价值远远不及《旧五代史》的结论,通过个案分析了《新五代史》史料增删的倾向性所在。总之,《新五代史》无论在体例制定、史料的选择和取舍、人物入选的标准等方面始终贯穿着《春秋》的“尊王”思想。 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章主要分析《新五代史》的内容,是论文的重心所在。第四章,通过《新五代史》对佛、道、天命及各种谶纬迷信的批判反映了欧阳修继承“韩学”,为树立儒家道统,彻底地反对佛、道及各种旁门左道的哲学及政治思想在史学中的体现。第五章,主要论述欧阳修利用《新五代史》对《春秋》“尊王攘夷”思想进行的彻底阐发,为了突出《春秋》“尊王”主题,《新五代史》不遗余力地鞭挞了五代历史中的篡弑、僭越及以下犯上的行为,强调儒家思想中的“忠孝节义”,为突出“攘夷”的主题,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对少数民族政权及其风俗礼仪进行了全盘否定和贬抑。第六章,主要是对《新五代史》的史论从形式到内容的研究,通过表格和数字统计得出《新五代史》的史论与以往史论相比存在有议论多、议论篇幅长、多引经据典、史论内容广等形式特点,《新五代史》史论已脱离了就事论事的范畴,处处以“尊王”、“忠孝节义”为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