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悬铃木是世界著名的行道树及园林绿化树种,但是悬铃木产生大量的果毛,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而且有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为了解决悬铃木果毛问题,对悬铃木从表型变异、跟踪观察上进行了研究选育,但是目前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比较少。与传统的形态学、孢粉学和同工酶鉴定方法相比,分子标记技术快速准确、多态性高,直接以DNA形式表现出来,不受外界环境、组织类别、发育时期等条件的影响。本实验采用ISSR及SSR分子标记对从自然界选育的无球少球单株及其插穗、接穗、砧木为材料,从不同的方面入手,对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为获得可以稳定遗传的无球品种提供依据,并为优良单株的推广提供依据。取得的试验结果主要如下:(1)本试验在传统CTAB方法的基础上,对其加以改良,然后用改良的方法提取悬铃木叶片DNA,然后对DNA质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改良的CTAB方法适合提取高质量的悬铃木基因组DNA。(2)本试验采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14株表型无球少球的悬铃木优良单株进行研究,从分子水平上分析它们之间的遗传变异关系,进而选育无球、少球悬铃木。结果为:筛选出18个适合悬铃木的ISSR引物,并应用其中的11个引物进行分析;11个引物扩增出条带总数105条清晰、稳定、多态性好的可重复条带,不同引物扩增条带数变幅为6-12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9.6条带,99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93.84%,平均每个引物产生9条多态性带,多态性比例变化范围81.82%-100.00%;聚类时在0.67处可将14个单株分为5个组,根据课题组多年对悬铃木表型的跟踪观察及其他方法试验,暂定6号为无球悬铃,1、2、3、13号为少球悬铃木。(3)本试验以悬铃木单株及其接穗、插穗,还有砧木材料进行研究材料进行了ISSR标记研究,结果为:应用筛选出的18个引物中的13个引物进行ISSR扩增,结果显示12个悬铃木单株之间的多态性较高,达82.35%;将三组材料分别聚类分析,第一组材料显示悬铃木的插穗与母株没有遗传差异,接穗与母株之间有小程度的遗传差异;而第二组第三组材料显示插穗、接穗均与母株之间有遗传差异。根据以上三组材料结果,大致可以推测:悬铃木的接穗、插穗与母株之间均有遗传变异,接穗的变异程度大一些。(4)本试验以悬铃木单株及其接穗、插穗,还有砧木材料进行SSR标记分析,其结果为:通过反复筛选,共筛选出10对适合悬铃木扩增的SSR引物;10对引物对悬铃木进行扩增,10对引物扩增出36条带,各对引物条带变化范围为2-5个,各引物多态性比率分布于66.7%-100.0%,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3.6条带,总的多态性比率平均为97.2%。这说明SSR的多态性是比较高的。对三组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这三组材料的结果是一致的,所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悬铃木接穗与母株之间会发生遗传变异,插穗与母株之间可能会有遗传变异,但是程度比较小。(5).在进行无球少球悬铃木推广时,采用扦插的方法进行会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