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以实验室条件下制备含Cu0.2%的Hi-B钢组织和织构的变化为研究对象。参照具体工艺设计试验材料成分,模拟热轧工艺,轧后采用不同冷却方式冷却,并在第2,4,6,7道次取样留作观察,对比样品组织以及织构的差异;参照常化工艺处理试验材料,按照冷轧工艺轧制,在压下率为63.8%,75.2%以及87.1%道次取样观察,制定了适合本次试验的初次再结晶退火工艺,并探讨常化与未常化在不同压下率下初次再结晶组织及织构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热轧样品组织在垂直轧向厚度上存在组织和织构梯度。高斯织构晶粒起源于次表层,而{100}<100>织构以及{100}<011>织构主要集中在心部;常化处理后样品组织均匀性得到改善,再结晶晶粒增多,但依然存在组织梯度。冷轧样品组织,随着压下率的增加,晶粒越来越扁平,伸长,晶界开始难以辨认,基体中的剪切带增多,纤维化明显;不同初次再结晶退火工艺下样品的组织和织构显示830℃×5min工艺较为合理;常化与未常化在不同压下率时样品初次再结晶组织和织构表明常化样品在低压下率下组织织构优于未常化,压下率达到87%时两者组织织构相似,α织构整体减弱,反高斯织构{001}<110>,{111}<110>织构消失,γ织构增强,并逐渐偏向{111}<112>织构,本次试验在冷轧压下率63%至87%的范围内应控制在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