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VB族混合晶体激光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wa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激光二极管泵浦的全固态激光器凭借着结构紧凑、效率高、可靠性强等优点在科学研究、社会生产中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而随着应用的进一步深入,对于激光器性能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高,因而研究LD泵浦的新型固体激光器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同时在实际应用中,传统单晶激光介质也面临着吸收带宽较小等问题,而将单晶中部分离子替换为其他相似离子,就会生成混合晶体(混晶)。混晶一般而言有着更大吸收带宽、较小的发射截面和更大的比热容等特点。因此本文致力于新型VB族混合晶体激光性能研究。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混晶的基本特性,对其研究现状作了详述。并从晶体热来源出发,建立了有限元理论的晶体传热方程,模拟了晶体内的热分布。同时对Cr4+:YAG及二维材料的基本特性进行了介绍,随后对WS2和MoS2两种二维材料的尺寸与厚度以及非线性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实验部分则对Nd:GdYTaO4、Nd:GdYNbO4和Nd:GdLaNbO4三种VB族混晶激光性能开展研究,首先分别对三种VB族混晶的光谱特性进行调研,明确其优势在于更大吸收带宽。随后分别以三种混晶作为激光器增益介质,搭建了连续输出激光器,并通过对不同输出镜透过率、不同泵浦光光斑半径、不同腔长下的输出性能进行研究,优化激光器的各项参数。其后,进一步测量连续输出激光光强分布图像,计算水平与竖直方向的M2因子,考察输出光束质量。加入不同初始透过率的Cr4+:YAG调Q晶体,测试输出脉冲激光的重复频率、脉冲宽度及平均输出功率,并计算出单脉冲能量和峰值功率,探究Cr4+:YAG初始透过率和输出光束各参数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新型二维材料MoS2和WS2实现调Q脉冲输出,并测定脉冲输出激光的各项特性。综合实验研究成果,本论文对Nd:GdYTaO4、Nd:GdYNbO4和Nd:GdLaNbO4三种VB族混晶进行了综合比较,两种铌酸盐混晶因为具有较宽的吸收带宽,进而实现了较高的斜坡效率。在加入不同初始透过率的Cr4+:YAG调Q晶体下,初始透过率较高的Cr4+:YAG会输出更高的平均输出功率和重复频率,而初始透过率较低的Cr4+:YAG会产生更短的脉宽和更高的峰值功率。通过对两种二维材料进行对比发现,MoS2纳米薄片具有较深的调制深度,而较大的非可饱和损耗也使其振荡阈值较高。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因特异性表达NG2分子,又称为NG2-gli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群不同于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
以800 nm波段为代表的“光疗窗口”因其高皮肤透过率在医疗领域有重要应用,相较于昂贵的掺钛蓝宝石激光器,光学参量振荡器(OPO)因其光谱精度高、非线性晶体价格低廉等优势,逐渐成为获取“光疗窗口”的有效替代手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SBS)脉冲时域整形技术获取逆阶梯泵浦脉冲提高OPO能量转换效率的方案,对完善OPO转换效率理论、拓展SBS技术及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
目的采用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物(ES)作为包被抗原,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的IgG和IgM抗体,为旋毛虫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建立人血清中旋毛虫抗体
目的:在目前临床上,腰椎椎间融合术愈发成熟,椎间融合器种类较多。就形态而言,使用较多的为子弹头型椎间融合器,肾型椎间融合器,以及楔型椎间融合器,不同形态融合器对终板的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以膝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和骨质增生为特点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活动受限,在严重时可
目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发病的中位年龄为65岁,且该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目前,随着
在本文中,我们系统地研究了非对称二元三次代数结构和余代数结构,包括三次结合代数,三次叶形代数,三次罗巴代数,三次Hom-叶形代数和三次余代数。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所研究课题的背景,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动机和本文大纲。第二章着重研究了三次结合代数。首先,我们介绍了三次结合代数的概念并探究了它与结合代数之间的关系,即如果一个代数是结合代数,那么它也是三次结合代数。我们也给出了三次结合代数与完全
激光反射断层成像是一种获取远距离高分辨率图像的激光成像手段。其优势表现在:相对于普通的光学成像,激光反射断层成像探测距离远且不依赖于光源的相干性;相对于传统微波雷
背景与目的旋毛虫病是一种遍及全世界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其感染宿主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发现在寄生虫感染的宿主血液循环中可稳定地检测到宿主或寄生虫来源的miRNA,
目的 对比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骨填充网袋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术后早、中期再发椎体骨折的差异,分析两种术式术后再发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