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多氯联苯分析的固相微萃取纤维制备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arte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相微萃取(SPME)作为一种绿色、无溶剂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深受分析领域学者的青睐。纤维涂层是SPME技术的核心,虽然部分涂层已经商业化,但这些涂层在稳定性和选择性方面仍存在瑕疵,故不少学者仍致力于涂层的研究。本论文制备了三种不同的吸附材料,运用简单的物理浸蘸法和化学接枝法将三种所选的吸附材料涂覆到处理过的不锈钢丝基底上,制备成三种不同的固相微萃取纤维。为了评估自制纤维的萃取性能,选取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作为模拟分析物,将自制的纤维用于长江水样中的目标分析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简单的物理浸蘸的方法制备了生物炭纤维。利用松针在限氧或缺氧的条件下热解制备成质地均匀的生物炭。通过环氧树脂胶将生物炭附着在纤维表面。所得到的纤维用于顶空固相微萃取萃取水样中的PCBs。在优化条件下,该方法在40-320 ng L-1的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在0.9817-0.9936范围,检测限为12.3-24.3 ng L-1;纤维与纤维间的重复性在9.5-20.4%范围内,纤维日内精密度均≤27.8%,日间精密度均≤22.4%,纤维对长江水样的加标回收率在82.5-118%之间。(2)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了纤维状具有空腔结构的聚苯胺(Polyaniline,PANI),同样利用物理浸蘸涂覆的方法将PANI粘附到被HF腐蚀的不锈钢丝表面制备成PANI纤维,并用于水样中PCBs的萃取。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纤维在20-200 ng L-1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R在0.9701-0.9765之间,检出限在10.1-19.9 ng L-1之间;纤维间的精密度在10.2-19.3%范围内,日内精密度≤13.0%,日间精密度≤15.5%,长江水样加标回收率为78.5-104%。(3)制备了一种以不锈钢丝为基底的聚合离子液体(Polymeric ionic liquid,poly-IL)SPME纤维。不锈钢丝在H2O2溶液中进行氧化,随后在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醇-水混合溶液中甲硅烷基化,使甲氧基键合到不锈钢丝上。不锈钢丝表面发生的自由基引发离子液体的聚合反应,产生片状结构的poly-IL。制备的poly-IL用于萃取水样中的PCBs。实验优化了纤维的老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离子强度等参数。在优化条件下,建立的poly-IL SPME纤维在10-200 ng 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12种PCBs的R在0.9918-0.9998范围内。检出限介于0.9-5.8 ng L-1之间;纤维间的精密度在11.6-20.1%之间,纤维的日内精密度≤10.7%,日间精密度≤12.7%,回收率为86.6-108%。实验表明,三种涂层材料对所选取的分析物均有较好的萃取效果,能够应用于固相微萃取中。
其他文献
文中以某水库主坝在1997.12.1—2005.12.1期间的扬压力观测和绕坝渗流观测资料为基础,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大坝扬压力及绕坝渗流情况与大坝的防渗降压措施、库水位
可以说,意识形态既是建立新机构、改革现有机构的一种重要动力,又是调动各种因素来支持上述机构、并使其免受周围环境各种力量袭击的论据。而且,意识形态还使一个组织中各成
东昆仑地区物质组成复杂、构造演化历史悠久,现保存的建造物质记录了从古元古代以来该区发生的地质事件,在多次洋陆转化中中泥盆世—中三叠世造山阶段尤为重要,同时也是该区岩浆
二十世纪后半期,由于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导致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各个领域发生了人类史上从未有过的深刻变化,因此,关于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科技革命与个人精
最近,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胁迫条件下真核细胞相关的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和DNA修复基因的异常表达会导致其异常增殖和基因组不稳定性。在本论文中,选取拟南芥(Arabidopsis
伴随公众体育意识不断增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也面临新的教改形势。高校乒乓球教学是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项目, 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低下、对运动的热情不高、身体运动水平不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而冰球运动是一项融合滑冰和曲棍球技术的运动,能够充分调
“孩子们,请画出一位自己最爱的亲人。”乡村小学的教室里,有的孩子捏着笔头踟蹰,有的孩子画着画着就大哭起来,有的孩子悄悄用手擦着眼角……这是深圳卫视情感观察节目《闪亮的爸
报纸
在地下厂房顶拱开挖与支护过程中,通过采用侧向预支护技术,成功地解决了高地应力区大跨度不良地质段施工安全、开挖质量、施工进度等问题,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