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Rβ是1996年kuiper等从大鼠前列腺和卵巢cDNA文库中克隆得到的一种新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并将经典雌激素受体称为ERα。ERβ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组织分布、与配体结合特性等与ERα不同,提示它们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作用。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内源性雌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生中起主要作用,因此雌激素受体阻断剂有针对性的治疗意义。ERα阳性乳腺癌中60%对雌激素受体阻断剂三苯氧胺的术后辅助治疗有效,但仍有40%ERα阳性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原发抗拒,10%ERα阴性乳癌对内分泌治疗有效。因此,随着ERβ的发现,人们积极开展了ERβ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及对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指导方面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为mRNA水平的分析,不能实际反映ERβ蛋白水平的表达;或者由于研究的例数有限,因此有些结论相互矛盾。 为了阐明ERβ与乳腺癌的直接关系,本研究首先成功构建ERβ真核表达载体,将ERβ转染至乳腺癌细胞株,用G418筛选,得到了ERβ过量表达的稳定转染细胞株,观察了在雌激素、雌激素受体拮抗剂4-OHT等作用下细胞的生长特点。结果表明,在无雌激素存在时,外源基因ERβ在MCF-7细胞系中的表达对细胞的形态及生长速度无明显影响,但在雌激素存在时,稳定转染ERβ的MCF-7细胞生长速度减慢。另外,与转染空载体细胞或亲本细胞MCF-7比较,转染ERβ的MCF-7细胞对雌激素受体阻断剂4-OHT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 我们以前的研究发现,COBRA1能与乳腺癌易感蛋白BRCA1相互作用。与BRCA1相似,COBRA1能与ERα相互作用并抑制ERα的转录活性,因此COBRA1是ERα的共抑制子。由于ERα和ERβ在氨基酸序列上同源性较高,因此我们开展了COBRA1与ERβ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功能研究,以便为了解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打下基础。我们首先构建了COBRA1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诱导表达、纯化获得了足量的纯化蛋白。采取纯化的GST-COBRA1蛋白免疫新西兰健康雄性白兔,得到了质量较好的COBRA1抗体。进一步实验表明该抗体可用于Western blot、免疫共沉淀及免疫荧光等实验中对COBRA1蛋白的检测。利用该抗体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摘要表明,COBRAI在体内与ERp相互作用。GST pull一down实验表明,COBRAI在体外也能与ERp相互作用。瞬时转染含有雌激素应答元件(ERE)的报告基因实验证明,COBRAI能抑制ERp的转录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