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能源电源经过场站汇集然后经过送出线路集中送出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在送出线路上主要配置距离保护和比例制动式差动保护作为主保护。然而新能源电源的弱馈作用会使过渡电阻的影响被放大,因此传统的距离保护面临拒动风险。此外,新能源电源出口惯性较低,内部故障时两侧电流相角容易摆开,因此比例制动式差动保护也面临挑战。而双馈风机频率偏移的故障电流会对全周傅氏算法提取的工频量造成较大误差,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能源电源经过场站汇集然后经过送出线路集中送出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在送出线路上主要配置距离保护和比例制动式差动保护作为主保护。然而新能源电源的弱馈作用会使过渡电阻的影响被放大,因此传统的距离保护面临拒动风险。此外,新能源电源出口惯性较低,内部故障时两侧电流相角容易摆开,因此比例制动式差动保护也面临挑战。而双馈风机频率偏移的故障电流会对全周傅氏算法提取的工频量造成较大误差,因此所有基于工频量的保护均会存在灵敏性下降的问题。综上所述,亟需提出具有良好动作性能的距离和纵联保护新原理。故障点电压跌落与阶跃信号相似,经过拉氏变换后具有全频域信息。当所用高频信号高于电流环带宽和转速频分量,基于高频变化量的距离保护算法将不受新能源弱馈和频率偏移的影响。因此,本文首先建立了逆变型电源和双馈风机的高频阻抗模型,给出了使其具备稳定相角的频率选取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高频工作电压与故障点高频电压的大小,可靠地区分区内外故障。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强的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录波数据也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然而,距离保护无法实现全线速动,为保证新能源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强化主保护。为此,本文针对逆变型电源送出线路提出了基于电流幅值比的纵联保护方法。同时分析了该方法在场站T接情况下的适应性并提出了改进判据。该方法只需传递标量信号,降低了对通信系统和同步能力的要求,且在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以及场站失电情况下均能正确动作,原理简单可靠,具备工程应用价值。上述纵联保护仅适用于逆变型电源,而不适用于双馈风机,因此为解决双馈风机故障电流频率偏移引起差动保护灵敏性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相关性的保护新原理。当正常运行或者区外故障时,流过送出线路的是穿越性电流,因此两侧电流波形完全相反。当发生区内故障时,两侧暂态电流波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可以利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度量两侧波形的相关程度从而区分区内外故障。仿真分析了不同过渡电阻,不同程度噪声对该方法的影响,录波数据进一步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摄像头已经大量的在各个地方安置,对于消防安全问题也格外重视,而大量的摄像头如需人工监控则并不现实。因此火灾发生时的自动检测与识别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视频图像来自动进行火灾的识别与检测变得非常有意义和价值。传统的计算机视觉方法针对这种视频图像的处理判别已经有了十分可观的成果但是仍有不足。近年来机器学习特别是神经网络带来的新兴技术能够对这种基于视频的自动检测带来了很大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流变学的研究愈来愈广泛,对淀粉及其淀粉糊的流变学特性研究成为一个热点。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以早籼米为研究对象,探讨大米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与其
本研究采用好氧高温堆肥、室内培育试验、盆栽试验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畜禽粪便堆肥过程理化性状的变化特点,施用不同腐熟度畜禽粪便对植烟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以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新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无机悬浮物含量较高,导致生化系统MLSS浓度普遍高于理论设计值,MLVSS/MLSS值在0.280.5之间,远低于0.7的理论值。特别是取消初沉池
粮食发生霉变后产生的毒素会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和安全产生致命的威胁。粮食在高温、高湿以及有充足的氧气等条件共同构成的微环境下容易发生霉变。根据此机理,目前许多课题
扇三角洲沉积砂体是一类重要的油气储层,广泛分布在我国的断陷湖盆中。扇三角洲砂体存在横向变化快、空间叠置复杂、剩余油高度分散、后期开发难度大等问题,因此,急需对储层
随着高光谱技术的发展,高光谱影像的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都在不断地提高,这为更好地区分和识别目标地物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目标地物识别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
为了促进可再生H2-O2燃料电池的商业化,迫切需要寻找廉价、高活性和长寿命的电催化剂来提高燃料电池中阴极O2还原反应(ORR)动力学过程和降低电解池中阴极析H2反应(HER)的过电势。
硅微振梁加速度计精度高、体积小、直接输出频率量,在民用和军事领域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面向硅微振梁加速度计及由其构成的MIMU的应用需求,研究多路
随着大电网的发展,小型分布式发电系统在大电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微网的提出旨在实现分布式电源的灵活和高效的利用,解决大量且形式多样的分布式电源并网问题。微网的应用也会带来许多好处,如大规模接入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可以使负荷得到多种能源形式、高可靠性的供给。同时,微网具有脆弱性,其高速发展会使大电网运行复杂性增高,进而使电网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变高。但因此,开展微网系统结构脆弱性评估模型研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