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初的科玄之争,是中国近代知识界和文化界之间学术观点的一次大交锋。论战各方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与人生的关系、自然科学与人文知识的关系,甚至还有认识方法上的直觉与理性的差异等问题,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文化间的冲突。这次科玄论战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学术文化运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工业文明又一次在一个全新的历史时空中相遇,各具特色的文化间不仅表现出其互补性更表现出差异性。因此,在全球化和工业化的语境中,以新的视角和方法重新审视发生于二十世纪初的那场科玄论战,对于我们在新历史时期认识科学与人生、技术与人文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有益的,更是必要的。
后现代主义科学观是在对现代工业和技术文明的反思中发展起来的,它主要反映了一种对待科学和技术的文化理解方式。本文正是在学术界对科玄论战的研究基础之上,借鉴后现代主义的这一批评方法,对上个世纪初的科玄论战进行再一次的解读与反思,对在论战中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新的阐述和分析。
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入手,简要介绍论战的时代背景,重点回顾了科玄论战的过程,分析了参加论战的科学派、玄学派以及马克思主义派等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指出了论战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第二部分有三个层次。首先,本文指出后现代主义科学观的基本内容,指出了它对现代科学文明进行的批判和反思,分析了这种批判和反思的思想方法和特点。同时,对后现代主义科学观通过强调科学的文化价值、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反对用纯粹的自然科学的方式来对待人文科学的思想也进行了分析。其次,本文还针对部分后现代主义者关于科学和人生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最后,本文还通过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对科玄论战各方所表现的科学观、争论的焦点和结果进行了评析。对玄学派坚持的科学不能解决人生所有问题、科学派宣扬的“科学万能”的主张以及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了新的解读。
第三部分,在通过借鉴后现代主义科学观的批判模式,对科玄双方的观点进行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之上,本文还对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看待科技进步与人生的价值构建、如何处理工业文明与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