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玄论战的再解读——在后现代主义科学观视野下的思考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0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初的科玄之争,是中国近代知识界和文化界之间学术观点的一次大交锋。论战各方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与人生的关系、自然科学与人文知识的关系,甚至还有认识方法上的直觉与理性的差异等问题,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文化间的冲突。这次科玄论战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学术文化运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工业文明又一次在一个全新的历史时空中相遇,各具特色的文化间不仅表现出其互补性更表现出差异性。因此,在全球化和工业化的语境中,以新的视角和方法重新审视发生于二十世纪初的那场科玄论战,对于我们在新历史时期认识科学与人生、技术与人文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有益的,更是必要的。   后现代主义科学观是在对现代工业和技术文明的反思中发展起来的,它主要反映了一种对待科学和技术的文化理解方式。本文正是在学术界对科玄论战的研究基础之上,借鉴后现代主义的这一批评方法,对上个世纪初的科玄论战进行再一次的解读与反思,对在论战中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新的阐述和分析。   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入手,简要介绍论战的时代背景,重点回顾了科玄论战的过程,分析了参加论战的科学派、玄学派以及马克思主义派等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指出了论战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第二部分有三个层次。首先,本文指出后现代主义科学观的基本内容,指出了它对现代科学文明进行的批判和反思,分析了这种批判和反思的思想方法和特点。同时,对后现代主义科学观通过强调科学的文化价值、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反对用纯粹的自然科学的方式来对待人文科学的思想也进行了分析。其次,本文还针对部分后现代主义者关于科学和人生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最后,本文还通过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对科玄论战各方所表现的科学观、争论的焦点和结果进行了评析。对玄学派坚持的科学不能解决人生所有问题、科学派宣扬的“科学万能”的主张以及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了新的解读。   第三部分,在通过借鉴后现代主义科学观的批判模式,对科玄双方的观点进行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之上,本文还对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看待科技进步与人生的价值构建、如何处理工业文明与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其他文献
民族伦理的研究是在西部大开化背景下备受关注的课题,许多学者在这里辛勤耕耘,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果。苗族是我国第五大民族,基本上生活在西南地区的大山中,是西部开化的主力
学位
成吉思汗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是蒙古帝国的开国君主,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征服者。他的活动改变了蒙古社会及蒙古人的命运,也影响了中国和世界历史的进程。在世界范围内,很
社会变迁是时代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社会变迁,对全面、深刻认识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了解社会整体运行和发展的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思想家大多都有一种社会变迁或发
马克思技术思想的研究是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机器的观点是马克思技术思想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正是通过对机器产生的前提条件、发展动因和发展过程的分析,展示
学位
当前学界对于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研究多是仅仅以“意”这一概念为中介来进行的,因而并未深达“意”中的情的因素,使得阳明的情感哲学与“知行合一”思想之间的关系长期得
卡尔·巴特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神学家,他的巨著《教会教义学》被评为可与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和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并肩的基督教神学著作。本论文所论及的他的“
柏拉图的《米诺斯》在宗教语境下,探讨了“法是什么”这一柏拉图作品中最为严肃的问题。本论文在详细注释《米诺斯》的基础上,细致疏解了该文本。   导论部分介绍了《米诺
学位
在中华民族争取实现现代化的艰难历程中,知识分子从文化层面做了艰辛的努力。在20世纪30年代,本位文化派和西化派围绕“中国文化建设”展开讨论,涉及到的问题包括文化建设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