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三者之首位,70%患者就诊时已经是晚期,探索卵巢癌早期诊断手段及预后指标己成为妇科医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已通过体外实验或动物实验证实HB-EGF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系,并可针对其进行基因治疗,但对HB-EGF在卵巢肿瘤中表达及相关临床诊断、治疗及监测中的研究极少。目前很多研究发现C-erbB-2基因及蛋白与卵巢癌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但尚没有其与HB-EGF在卵巢癌中联合检测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proHB-EGF和C-erbB-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ELISA方法测定sHB-EGF在卵巢癌患者腹水上清、血清中的含量并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卵巢肿瘤组织中proHB-EGF、C-erbB-2阳性细胞率可作为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指标,并与卵巢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proHB-EGF及C-erbB-2在卵巢肿瘤组织中协同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病情发展有紧密联系,并可能与卵巢癌患者预后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可能会更准确反映卵巢癌患者病情,并可能成为卵巢癌预后病情观察指标。二者若作为癌症基因治疗的靶向治疗目标,将对实现个体化的肿瘤治疗有重要意义;(2).卵巢肿瘤患者腹水上清及血清中sHB-EGF含量对良恶性卵巢肿瘤有鉴别意义,可作为卵巢癌肿瘤标志物之一。对卵巢癌患者血清sHB-EGF、腹水sHB-EGF与血清CA125进行联合监测,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有所提高,腹水中sHB-EGF含量可能成为化疗有效指标之一;(3).流式细胞术可将抗原表达情况量化,避免了免疫组化结果判定时的主观性,另外对新鲜标本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中间过程少,避免了免疫组化固定修复等过程对细胞抗原造成的损伤,故其可能成为卵巢癌细胞检测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