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平解放前后苏联对新疆政策研究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m_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的中苏关系、苏联对华政策,近年来逐渐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的新疆与原苏联有着漫长的边境线,而且苏联对新疆的政策同新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新疆和平解放前后这段时间的苏联对新疆政策对新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以中苏关系为大背景,以新疆和平解放前后这一时间段的苏联对新疆政策为研究对象,揭示新疆和平解放前后苏联对新疆政策的原因和目的。本文共有5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论文的选题意义、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不足之处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主要回顾了从1933年“四一二”政变后至1949年5月苏联对新疆的政策。在此期间,苏联对新疆的政策主要同新疆地方政权交好,有时甚至是不惜动用武力来扶植一个亲苏的政权,以此来达到其在新疆各个方面的利益要求,在此过程中,客观上也间接地促进了新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随着人民解放战争形势日益明朗化后,特别是1949年5月刘少奇秘密访苏后,苏联改变了其在国共之间保持适度的政策,在新疆敦促援助中共和平解放新疆。第四部分:苏联改变了对新疆的政策后,对三区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由以前的全力控制三区转向为支持三区革命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帮助中共建立和巩固在新疆的政权。第五部分:新疆和平解放后,即使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在积极援助中国建设的同时,也没有放弃他在新疆的特殊利益,而只是改变了实现其利益的方式而已。纵观新疆和平解放前后苏联对新疆政策的演变历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从表面上看苏联对新疆的政策看似变化莫测,而这些变化都是基于苏联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安全考虑的,苏联对新疆政策的变化对新疆的经济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他文献
<正>秦巴山区是地球上同一纬度带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又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秦巴山区的核心区在陕南,然而陕南又是陕西经济最落后的区域,贫困问题突出,生态
会议
建国初期,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多元化倾向,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存在严重影响新中国各项工作推进。中共为构建执政的社会基础,为实现中国社会的顺利变革,需要在全社会普及马克思主
列宁思想内容丰富,意蕴深邃,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宝库。列宁公仆思想是其政治理论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公仆”这个政治概念首创于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权——巴黎公社
目的:研究X线摄影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诊断的效果和优势。方法:选取对2017年1月到2018年8月接诊的5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比较诊断:先对50人进行常规螺旋CT影像学诊断,设为
本文通过对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12家新闻院校、科研机构和新闻媒体进行调研,试图展示高校新闻学的现状、危机与挑战,指出,部分高校存在急功近利办学模式,马克思主义新闻
"新闻无学"的争议一直像魔咒一样困扰着新闻学研究,来自新闻界之外针对"无学"批评,不足为惧,可怕的是来自新闻学内部的被稀释,这种稀释如果不被遏止,可能会蛀空新闻学本就脆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对于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这一问题,一直在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实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变化为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党
井冈山时期是中国革命中一段特殊的时期,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革命胆识和魄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经过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