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1949年至1954年中华书局的社会主义改造为考察对象,通过梳理、分析现存相关出版史料集、回忆录、日记、档案,探究了共和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书局为代表的大型私营出版机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在逻辑与过程线索。晚清以降以上海为中心的近现代出版,因其所蕴含的知识文化生产传播与资本主义商业性、知识分子道德责任感与商人逐利心理,而呈现出“文化的生意”这一现代性特征。本文延续并拓展了“文化的生意”这一研究思路,通过对史料文献的厘清,从中共在解放后对中华书局为代表的大型私营出版机构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过程中,梳理出新政权在改造政策上从对其发行、印刷的组织与改造入手,通过对其经营业务与技术资本的收编与再分配,逐渐改变其经营的所有制形式,以此为抓手进而着重对其出版物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及编辑主体的再造,最终完成以“从生意改造文化”为整体线索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在梳理中华书局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历史过程的同时,本文运用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作为思想和理论的参照及分析坐标,挖掘出中华书局此类大型私营出版机构内部自生的先锋力量与改造动因在新政权对文化资本与技术资本的再分配的过程中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进一步从出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挖掘对当今出版业体制发展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