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钛光催化及硅烯电子结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ingq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文中,我们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主要计算了三部分内容,包括过渡金属和B共掺金红石相TiO2超晶胞结构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单个H2O分子在锐钛矿相TiO2(100)面和过渡金属修饰的锐钛矿相TiO2(100)表面的吸附和分解行为、硅烯的能带结构特性。首先,我们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Mn+B、Tc+B和Re+B共掺金红石相TiO2并改善其在可见光区域光学特性的影响。通过共掺方法,我们计算研究了金红石TiO2的光学吸收谱,发现光学吸收边发生了明显的红移,增强了其在可见光区
其他文献
本论文在第一章简述了伽玛射线暴近年来的观测和理论进展,然后着重介绍了本人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针对伽玛暴的观测结果开展的一些分析研究工作。  雨燕卫星已经探测到大
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高能电池,锂电池因其比容量大、工作电压高、自放电率低、良好的循环性能、环保及无记忆效应等优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锂电池电极材料包括正极材料
由于低维碳纳米材料奇特的物理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碳纳米材料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利用机械剥离技术以及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碳纳米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并研究
为了满足这些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同时避免全球资源耗竭和对环境的长期破坏,寻求高性能、低成本以及环境友好的能源体系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锂离子电池作为绿色环保高效的清洁能源,具有高能密度和很好的循环性能,因而也成为了能够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比较可靠选择之一。石墨类材料是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主要广泛使用的负极材料,但是石墨存在着理论容量低(仅仅372mAh g-1)且有安全性等问题,因此,寻找安全性